陕西世外桃源「转型绿商机」 黄花岭有机茶走出贫脊大山
记者任以芳/陕西报导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有一处世外桃源法官镇秦岭原乡农旅小镇,漫川古镇、黄花岭高山有机茶园都是当地知名景区。《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前往山水生态产业茶园,因为日夜温差大,加上自然环境好,这里茶树不用施打农药,都是有机栽种,赶上大陆民众追求健康需求,打造特色农产品牌。
▲ 陕西商洛黄花岭高山有机茶园空拍。(图/记者任以芳摄)
「山乡花开•秦巴有约」两岸新媒体乡村振兴直播活动采访团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探访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漫川古镇,以及黄花岭高山有机茶园。
走进黄花岭茶园,海拔800多公尺,尽管艳阳高照有30多度,整体天然环境舒适宜人,由于日夜温差大,造就有机养茶良好生态。
▼ 黄花岭特殊地貌不需要农药也能栽种有机茶。(图/记者任以芳摄)
▲凤凰岭金桥茶叶总经理许红飞(右) 。(图/记者任以芳摄)
凤凰岭金桥茶叶总经理许红飞受访时介绍,茶园位于北纬33度,属于高山有机茶,最高温大概36度左右,低温15度左右,昼夜温差比较大,从来不打农药,没有虫害,形成有机茶园。
赶上茶饮市场开始讲求有机天然,许红飞紧抓商机,采用具有中国风情的莲花图腾设计包装,除了内销,6年来外销出口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地,多年来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黄花岭有机茶叶走出国际 。(图/记者任以芳摄)
南宽坪副镇长吴敏杰介绍,早期1994年之前,当地村民在凤凰岭种植黄姜,但水土流失严重,有收益却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周边开始开发有机茶园,对于生态、揪竟收益都是双赢。
吴敏杰表示,黄花岭万亩茶园发展,带动周边的4个村980多户农民,茶园种植是主导产业,每年增收户均在5000元左右(单位:人民币,同下),通过茶园流转获得租金,在茶园务工获得薪资。
黄花岭村民几乎不外出打工,留在当地种茶,政府辅助一条龙的生态产业链,帮助农民产销合一。比如春季生产茶叶,秋季有板栗、油桐,都是当地的产业,形成家门口就业概念,外出打工的年轻人60%回乡工作。
▼ 黄花岭村民留在当地种茶,政府帮助农民产销合一 。(图/记者任以芳摄)
▲法官镇丹山源振兴助农公益项目负责人徐文根。(图/记者任以芳摄)
同样是乡村振兴,法官镇丹山源农业科技公司专做乡村振兴助农公益项目。负责人徐文根介绍,法官镇土壤天然含「硒」,这里耕种农作物十分原生态,大米生产周期不到110天,口感不输东北大米。因为是基地种植,油菜、芝麻、核桃都是原生态零添加。
徐文根指出,现在帮忙农民用电商卖东西,全大陆有832个扶贫县,推广销售农产品有4个方向,旅游礼品、即食产品、节日礼品、福利产品,回购率最高还是米面油,近期还开发艾草商品,弥补养生健康商品缺口。
山阳县法官镇镇长黄铭受访时表示,法官镇种茶是主要产业,全镇种植面积4.5万亩,可采摘有2万多亩,一年全镇茶叶总产值可达到6000多万元。
他进一步说,第二大产业秦岭农村旅游商机,全年累计有40多万的旅游综合收入。举例当地人工瀑布月亮湾、漫川古镇都是热门景点,近年发展生态观光,普遍人均收入已达14600多元,生活改善,居民也笑了。
▼ 人工瀑布月亮湾、漫川古镇、法官镇农地即景。(图/记者任以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