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论坛》「保台」不应沦为「揽炒」的修辞(张钧凯)
今年7月美国前防长艾斯培来台鼓励台湾「全民皆兵」,这恐怕是美国政界不分党派的共识,蔡政府遂行的「保台」,借用香港「勇武派」的术语来说,就是要「揽炒」(玉石俱焚)。(图/本报系资料照)
近来台海情势紧张严峻,内有资本家「民兵乡勇」的招募,还有候选人要求签署「不投降承诺书」的四面出击,「保台」之声此起彼落,蔚为一股舆论热潮。不过,「保台」究竟葫芦里卖什么药,人们在签下承诺书或者报名表之前,应该有权利问清楚。
还记得今年7月美国前防长艾斯培来台访问,他为「美台友好」献出了「坚若磐石」之计,那就是鼓励台湾不分男女老幼「全民皆兵」。不要以为这是艾斯培的突发奇想,恐怕是如今美国政界不分党派看到乌克兰的经验后,对台湾寄予新的厚望。
拜登政府通过新一批对台军售案,但项目却以弹药后勤补充为主,就能看出美方挟着「不对称作战」的想像,从而调整了对台军售的方向。而且眼光已经退缩到开战伊始的D-Day,等于要台湾「全民」做好打「巷战」的准备。以台湾地理环境条件来看,所谓「不对称作战」诉求的以小搏大、以弱斗强,最后真正上演的可能是短兵相接、近身肉搏。
美国心里想的「保台」,是要台湾人人成为它抵御北京突破第一岛链的人肉盾牌。借用香港反修例风波「勇武派」的术语来说,就是要「揽炒」(玉石俱焚)。别忘了去年12月还有美国学者在军事期刊鼓吹台湾要先自毁自宫,采取「焦土战略」阻吓中国大陆的「入侵」。美国人的方案百百款,但内在理路都是相通的,为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台湾的利益。
这一套名为「保台」实为「揽炒」的思维,正在台湾「润物无声」渗透社会大小孔隙。前阵子蔡英文总统正面肯定了八二三炮战与蒋经国的历史意义,令很多人跌破眼镜。其背后真正的意图,恐怕不只是选举考量要拉拢蓝营支持者,而是正在建构一种重新诠释历史的「保台」史观。
这一点,从她今年7月难得现身在「乙未保台战役」纪念仪式看得更为清楚。她除了感念先烈之外,重点其实放在了强调「义勇军在前线作战,也有乡亲援助军粮,提供后勤支援」。
谈八二三炮战与蒋经国,她只言「反共保台」,不提「一个中国」;谈乙未战争,她只言「保卫台湾」,不提「抗日反殖」。基本已经可以勾勒出蔡英文的「保台」史观轮廓,那就是不只要奔向战场,还要人人整装待发,不惜牺牲生命来「保台」。换句话说,美国政客口中的「全民皆兵」设想,正在透过民进党政府细致化的史观书写以及思想动员,一点一滴铺陈开来了。
问题在于,这套新史观里面被主政者省略掉的部分,恰恰是两岸在关系冰封之际,最为欠缺也最为需要的政治和历史连结。当这一条纽带被抽离掉之后,台海张力已然脆弱到要是出现任何意外插曲,都有可能一触即发为一场战争。
还有一种可能危机,在于美国拱火拱到真的越过了红线,即将审议的《台湾政策法》就是一例,两岸情势相当有可能又被推高到下一个更为激烈的回合,谁也不知道哪一个回合就是「非和平方式将是不得已情况下做出的最后选择」的到来。
台湾人多数都认同「保台」,但也要认识到战争不会是两岸的唯一终局。「保台」的话语权不应该被激进的民粹号召所绑架,也不应该把决定权交给美国手上,只剩他们为台湾开出的唯一选项。不谈反战和平的可能,却一面玩火引战一面空谈保乡,这种「保台」方案岂不怪哉?莫让「保台」沦为「揽炒」的修辞。
(作者为《香港01》驻台首席记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