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王浩威:学当原谅者 比当赢家更重要

作者/王浩威口述单小懿整理▲王浩威表示,反社会倾向的人,是因缺乏社会归属感,而想采取报复行为。 (摄影者赖建宏)

犯下捷运随机杀人案的郑捷,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留下这样的话,教我印象深刻:「我没有放火烧我家。」

字面来看,他知道不可毁灭家人良知尚可压抑内心阴影;另一方面却也点出他对家庭的爱恨情仇。如果不是经常闪过毁灭的念头,怎会说出这句话?两个冲突的念头扣在一起,存在的念头转向外界,形成毁灭别人的想法。无差别杀人的心态,或者反社会的心理结构,就这么形成。

从心理的社会结构来说,事件永远不是单一。这次捷运杀人事件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下看到的是什么呢?

霸凌频传媒体炫富导致赢家通吃、输家被唾弃

社会旧价值随着结构的瓦解而瓦解,但新的社会结构还在摸索,新的价值更没有真正的建立。当我们社会的氛围随着社会结构的瓦解而松动了,充满了不信任,这个社会就像是原始的丛林,是靠自己的力量生存的。取而代之的态度,便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简单讲,「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社会越来越弱肉强食,越来越是「赢家通吃」的游戏规则

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人类文明史上来说,其实是退步的。可悲的是,随着媒体重复传播,我们反而会越来越倾向相信权力、地位、财富等物质价值,并且认为掌握这些便等于占上风、成为赢家;至于那些「输家」,不只是越来越不值得同情,甚至被唾弃。

而能真正足以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爱、信任等价值观渐趋式微,越来越不重要,甚至被认为是弱者或输家才有的表现。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里,因为彼此不信任,每个人也就会变得更保护自己,好比这几天防狼喷雾电击棒大畅销,许多人在脸书上互相分享如何自我防身。吊诡的是,当社会更人人自危而自我保护时,同时也不知不觉的与他人更遥远。

理解、接纳、宽恕用温暖仪式凭吊受害者

保护自己,其实也在不知不觉间推开别人;没能力保护自己的人,觉得自己被推离了这个世界。于是,在许多人觉得跟这个世界更疏离的同时,也有许多人被激起对这个社会的愤怒,也就是反社会倾向。

他们会觉得遭到社会排挤,缺乏社会归属感,而更想采取报复行为,造成「自保→排挤→暴力→进一步自保」的恶性循环。遗憾的是,即便是西方先进国家,面对这股恶性循环,目前仍然束手无策,因为背后的成因太过复杂。

虽然我们无力阻挡信任瓦解的恶性循环,但是我们可以减缓速度、降低影响。

是不是可以试着别用过于极端字眼,好比杀人魔、狂魔标签化反社会性格的人?试着从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受过伤害,他们病了,是一群生病的人。

是不是可以肯定更多的努力,包括接纳与宽恕?东海大学新闻稿中表示,「每一个人,无论忧喜胜败,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爱着他们,却也不够爱他们。」28岁受害人青云的年轻遗孀陈女士选择放下仇恨,希望3岁和2岁的子女永远在乐观和善良的环境中长大,而不是仇恨与悲伤。他们都是这时代伟大的勇者,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生命典范,而不是媒体经常报导的那些「成功者」。

是不是可以把捷运车厢里的悲剧,转化成一堂生命教育的课?我想起2011年挪威奥斯陆的枪击事件过后三天,20万民众手持各色玫瑰市区内游行,纪念死难者,试着用善良与爱消弭血腥暴力。

【 更多报导 】

别让孩子记恨你一辈子:不管多丢脸,都要和他站同一边

蔡康永:每次一开口,我都把「我」这个字吞回去

超弱!只要头脑清楚的人就能轻易破解的「废死」论述

千万别动不动就问老外「吃饱了没?」

手是人体缩影:性能力好不好,看无名指就知道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