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导演回归力作,豆瓣8.5的“情色”纪录片,看得口水直流

那个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男人,又回来了。

陈晓卿,舌尖系列(第一二部)总导演,在去年年底安静上线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我的美食向导

这一次,陈晓卿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我们的“嘴替”,一口气解锁长沙、潮汕、喀什、温州等8座城市的美食。

豆瓣评分8.5,打工人必备的电子下饭菜 。

每周一集,Sir也兴致勃勃地追完了。

不可否认美食水准依然在线,但这道菜好像咽着咽着哪里卡了一下。

今天这一篇,除了推荐之外,Sir还想来挑挑刺,描述一下这种不适感。

这不仅对于《美食向导》而言。

或许也是当下国产美食纪录片共同的瓶颈。

01

跟着陈晓卿吃,总不会错的。

食物。

市井。

世相。

一锅烹。

烈火爆炒,滋滋冒油。

两锅齐开,一锅面汆水,一锅炒浇头。

出锅、搅拌,每一根“川”都裹满酱汁,涌着锅气。

或是在猪脚饭快餐店冷不丁地掏出一口砂锅,倒扣,猪脚冻duang、duang地跳出。

用刀旋出一角,盖在热饭上头,猪脚冻的油脂慢慢地,与米饭水乳交融。

少了普通猪脚饭的热腻,多了一层冷与热对碰的丰富。

难怪梁文道对陈老师评点:

晓卿兄拍的,是一部一部活色生香的美食情色片。

第一站,湖南。

陈晓卿和美食向导之一小马在凌晨四点驱车前往衡东县,开了100多公里,就为了赶上大集,买到当地的新鲜土产品。

有多新鲜呢?

是热豆腐刚新鲜出炉,就直接入口大嚼豆子清香味的程度。

去了杭州,守在钱塘江边,看潮起潮退,捕获第一时间打捞上来的鲜鱼。

一口下去,黏、绵、糯的清蒸江鳗,原料已经完胜。

来了云南,感受云南独有的美食街:“赶摆”,这头的小吃摊熙熙攘攘,络绎不绝,那头的赶摆场树影婆娑,坐下就吃。

人间烟火与自然风光就如小茄子跟菜酱一般,一切都搭配得刚刚好。

在看乐了、吃美了之余,知识还以一种让人流口水的方式进了脑子里。

比如,一块纹路细密的牛肉,它还分成雪花肉、西施肉、米筒、钱腩圈圈肉……

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口感。

只要美食在线,8分往上肯定是有的。

那么《美食向导》和之前9分+的《风味人间》差距在哪呢?

Sir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说的太多,品的太少。

02

所谓“我的美食向导”便是陈晓卿到一个城市,邀请当地的向导为自己推荐美食。

他们中有大厨、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也有媒体同行等。

边尝美食。

边聊风土人情和城市历史。

像是“舌尖上的圆桌派”。

但遗憾也在于。

不同的人,知识面和风格迥异,导致每一次都聊不深,也无法形成一个特定的主题。

比如说到湖南过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嗦粉。

但纪录片中介绍,早年长沙粉、面并重,甚至面还更流行:因为是外地来的,更金贵。

后来因为抗战,物资封锁,面粉进不来,才变成了粉的天下。

很好,这勾起了Sir的兴趣。

可正要往下看长沙到底有哪些面与粉,不好意思,没拍。

拍了个吃包子的早餐店,好吧,也算是面食了。

有咸菜、肥肉、白糖做的盐菜糖包。

也有普通的肉包。

当地的美食向导,煞有介事地介绍起美食背后的故事。

说现在的人,都不知道老长沙的一种吃法,叫“双包按”。

将两只包子的包底板抠掉、用力按在一起,甜包里的糖与咸包里的肉接近、碰撞、混搭。

这样的美食文化是怎样诞生的呢?

旁白解释了一句:

显得富足。

看到这的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就这?

Sir有一种被按头讲道理的感觉。

说得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你只能不明觉厉。

还有杭州篇。

全程以“杭州是不是美食荒漠”这一网络热题为主线,虽然Sir每天在”食在广州“这样的美食天堂,但也很乐意摘下有色眼镜,去发现杭州美食。

看看杭州除了龙井虾仁、西湖醋鱼、红烧米鱼、霉毛豆,还有哪些宝藏。

但整集看下来。‍‍‍‍‍‍‍‍

没发现什么,最大的感受是:杭州人,你们的嘴可真严啊。

邀请的两位杭州美食向导,都在为杭帮菜挽尊。

问他们有啥好吃的。

第一个朋友说,杭州好吃的都是家烧菜,网上说的都是偏见。

第二个朋友说,在杭州找好吃的要去萧山,不在城区。

没问题。

但既然好吃,那应该去拍出来,这么光说谁能信。

况且外地游客去了杭州也不可能吃上家烧菜,只能下馆子,那不还是相当于美食荒漠吗。‍‍

反正一通操作下来,观众没有打消刻板印象。

只感受到了犟嘴:

所谓荒漠是话题

假如是问题

我们可以寻找它的

产生原因、解决办法

是话题

我觉得正经人都不应该介入

你品品,这话里的意思是不是在说嫌杭州菜不好吃的人都“不正经”?

Sir的建议是,用美食说话,好么。

不少观众也发现了问题:

观点输出和美食展示之间的比例失衡了。

就是眼睛刚盯着美食出锅、口水将要流下了,画面一转,走了嘿!

还时不时来一段“上价值”,让本想乐滋滋看美食的观众内心“咯噔”一下:

在喀什的阳光下,看着人来人往,老陈突然感慨:

人越长大越失去

△ 上一秒才美美吃完饭

听着朋友说自己多年来的创业经历,说到五十岁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老陈引用了一段茨威格的话对此作评价:

你是个幸福的人

Sir承认。

陈晓卿的本事不仅在吃,更在于挖掘事物背后的故事感。

这就是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一份挂面,让人看的热泪盈眶。

第二季中68岁的挂面爷爷张世新,挂挂面已经融入生命。

他挂出来的面,手艺一流,远近闻名。

这天做挂面能行了

我一十五岁挂上挂面的

一直没有离开

挂面的过程

一肚子的精明

土的食物,也能塑造了我们的味觉记忆。

《风味人间》里,你根本不知道旗鱼什么味道,却看得津津有味。

因为那少年与海的画面,足以激荡人心。

现在,《美食向导》缺少了这样不动声色的故事,也缺乏那样纵深的生命体验。

它太急于去“我来和你讲讲门道”。

忘记了,美食自己会说话。

03

Sir向来是喜欢陈晓卿的,他推出的舌尖系列、风味系列等,Sir几乎一集不落,以往也对此多有推荐。

可对《向导》,Sir的期待的确有些落差。

陈晓卿依然很会拍美食,吃得也很真诚,面对不合胃口的,他很难笑着说出“好吃”,是一个对食物有原则的人。

而这次有失水准的原因,思来想去,Sir觉得答案藏在了山西的一碗面食里。

山西有一种夹心面,既有轻微发酵后的小麦粉做“面子”,又有高粱红面做“里子”,一个面式,两种口感。

这种精益求精,陈晓卿说,是山西面食“内卷”的结果,在为数不多的主食选择里,山西人唯有将面食做出花样来,才能留住食客的胃。

这何尝不是美食纪录片当下的“内卷”困境?

自12年前《舌尖上的中国》推出并大受好评,美食类纪录片、自媒体、短视频井喷式爆发,有探店的、吃播的、重现制作过程的、复现书上美食的等等。

数量多、类型多、风格多。

这就好像,在美食类这个“面食集合体”里,已经有了夹心面、莜面栲栳栳、刀削面、花馍馍、肉夹馍、羊肉泡馍、云吞面、炸酱面、拌川儿、皮带面……

此时要“内卷”成功、做出一道崭新而令人叫好的“面食”,谈何容易?

就说去年的美食向纪录片,并非只有《向导》,可大多连个响儿都没听着,就算是有陈晓卿作为招牌的《向导》,也只有少部分人听得见响声。

而在这种情况下,陈晓卿还有点儿卷不动、跟不上了。

卷不动,表现在他的美食题材与感受上,已然有限了。

虽然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浩如烟海。

但要拍出新意,寻找新的主题,在当今美食纪录片和vlog已经全面撒网的情况下,仍然是一件有难度的事。

体现在《向导》上,便依然是“时间的味道”“最好吃的是人”,重复过往的感悟。

虽然陈晓卿有努力拥抱当下年轻人新潮流。

在长沙篇里,他一开始婉拒了出租车阿姨对网红打卡地的推荐,但在结尾处,他还是去打卡了,以此感受新潮流。

可还是会在某些瞬间,流露出老一辈与新一辈的隔阂。

在山东篇里,陈晓卿和脱口秀演员何广智一同吃咸汤,一道家常便饭,面粉加水加菜,搅成粘稠的汤羹。

何广智在沉浸式“吸溜吸溜”,陈晓卿若有所思地慨叹:

广智真的很爱自己的家乡

但我们做美食的看这个东西会更残酷

我们都是黄泛区的

爱吃这口,是因为我们的肠道菌群已经适应了这个东西

只有吃这个我们才消化

黄泛区,是苦难的代名词。

陈晓卿本意是忆苦思甜,感慨过去生活不易,所以才习惯了连一碗咸汤都是美食。

何广智听了,笑了一下,展现出脱口秀演员的幽默:

嗐,我一般将咸汤看作“包容”的意思,什么都能加里头,要是吃米其林反而不消化,就爱吃便宜的。

这种感受的错位,也许是两代人成长环境以及当下境遇的不同所导致的。

陈晓卿是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的,这激发了他对美食的渴望,但也导致他对过往吃食总是离不开“苦”的印象。

他总说自己馋,馋的是一种味觉上的满足,并由食物钩连起对人文自然的认知。

而以何广智为代表、漂泊着打工的青年群体,其实在当下并不缺吃的,馋的反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确定性。

回到家乡山东喝上一口咸汤,对于他而言,更像是通过味蕾来确定自己回到了熟悉的、安稳的地方。

一碗咸汤,对于远离了黄泛区的陈晓卿而言,它是残酷的;可对于正身处黄泛区的何广智而言,它抚慰了心与胃。

而对谈环节的设计,让这种错位放大,有时候,是嘉宾与主持人之间的错位,有时候,是观众与节目的错位。

就会有种吃双皮奶突然吃到一口咸蒸蛋一样,原本像增添风味,却弄巧成拙。

这个时候,Sir反而更喜欢里面朴素的、简单的,甚至有些不那么”文化“的时刻:

新疆篇里的小哥说,一道手抓饭好不好吃,就看肉多不多。

小酒店里的老板说,你们来,就希望可以吃好喝好、轻松快乐、自由自在。

而这。

或许才是美食纪录片里真正的人文美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桀骜不驯八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