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创造美中台共同利益

中国时报社论

美中军事对峙加剧,两岸军力对比失衡,中共武力犯台论甚嚣尘上,美国对台「战略模糊」策略已难有效因应,因而加速向「战略清晰」调整。但新战略还在辩论、形成过程中,中共军机却已连续两日以「全空层、多架次」模式,侵扰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甚至越过海峡中线,最近距台湾仅166公里,对我空防造成沉重压力,国防部外交部举行临时记者会,表示已向国际社会通报。

过去1年多来美国不断传出「重新评估、界定厘清」对台安全承诺的呼声;前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柯伯吉指出,对台湾做出更清楚的承诺很有价值,在军事上尤其重要;外交委员会会长哈斯在《外交事务季刊发表「美国对台湾支持一定不能模糊」专文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史达伟及美国在台协会分别在华府及台北透过「六项保证」相关文件的解密,高调宣示美国对台政策须作更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

以中长期角度审视美国

美国政府如公开承诺,大陆武力犯台美国必将派兵协防,将是台湾梦寐以求的国安及外交突破。但问题盘根错节,涉及东亚地缘政治美中台三边关系与国力消长及各自利益、甚至国内政治问题。美国对台湾安全承诺显然不是一刀切,二选一的问题,川普政府即使改变几十年来的既定政策,亦不保证能有效稳定台海局势。

从冷战结束迄今,美国唯我独尊的「单极体系」逐渐解体,美中对抗为主轴的「两极体系」取而代之,1996年的台海危机、2007年民进党推动「入联公投」争议都在美国干预下化解于无形,但在今天台海、南海的军事、外交角力中,双方针锋相对,不相上下,美国不再拥有绝对发言权与主控权。

两岸关系中,美国传统上是稳定的力量,甚至扮演了裁判角色但川普总统翻转美中交往接触策略,不但扬言美中经济脱钩,不再依赖中国,并采取系统性全方位对抗政策。这次台海紧张局势升高,更在于美中交恶,美国处处凸显对台湾的支持,并以「台湾牌」制衡大陆。另外,川普的策略还夹杂了总统大选考量,台湾需要冷静思考川普政府决策的时机与动机。

美国前亚太助理国务卿罗素9日在与台湾的视讯会议中就警告,台湾卷入美中战略竞争蕴藏风险,川普政府各项挺台作为在美国大选结束后,可能因缺乏政治效益而改变,对川普政府而言,支持台湾大多是对抗北京的策略性手段,台湾应以中长期角度审视美国内部对战略模糊或清晰的辩论,而非短期的急功近利。

以哈斯等为代表的战略清晰派认为,由于川普信用不佳,已使各国怀疑美国声援盟邦及朋友的意愿,习近平会轻易地认定美国不会协防台湾,因此美国必须回归吓阻手段,最佳方法就是公开宣示战略清晰政策。白宫应透过总统声明附带行政命令」,重申「一中」政策,同时明确宣示,台湾一旦遭中共武装攻击,美国将会有所回应。声明也将明示美国不会支持台湾独立,也不会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强调美国没有逾越红线,无意改变现状

维持战略模糊派则认为,明显文字改变将使中共强硬派立场合法化,认定美国是一个具有敌意的对手,被形塑成为区域稳定破坏者。美中扩大军力部署容易发生意外,军事冲突风险上升,战略清晰可能更造成兵戎相见。

台湾可以运用本身优势

美国「战略清晰」可能较符合台湾安全利益,但中共会如何因应?美国是否拥有令人信服的吓阻力量?国会是否同意授权、民意是否接受可能让美国卷入世界大战的安全承诺?在众多变数中,维持一中政策不变俨然是最大共识,这是台湾不可忽略的政治现实。

美中对抗无法脱离传统地缘政治的现实主义,美国即使开出安全保证,也绝不会是空白支票。无论「战略清晰」或「战略模糊」,台湾须体认,台海安全态势不会因而改变,中共统一台湾决心也不会软化,台湾唯有运用本身优势,提高战略地位,创造台美与两岸共同利益,才能确保安全生存。彰显民主自由价值、具备防卫的能力与决心,并维持与大陆的特殊关系及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角色,才是国家安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