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我们不欢迎惠勒访台

中国时报社论

川普总统困兽犹斗,拒绝认输移交政权,对美国国家安全与国际形象都造成不利影响。在此氛围之下,《纽约时报》披露美国环保署惠勒无视交接工作,将于12月5日率团访问台湾考量台美关系长期利益,惠勒为煤矿游说背景,我们不欢迎惠勒来访。

总统当选人拜登多次公开批评川普顽强抗争,阻止政权转移,纽时这篇报导的重点,就在凸显川普政府官员关键时刻纷纷走访各国,尤其针对惠勒,「浪费将近30万美元公帑,进行没有意义的毕业之旅」,通篇报导极为负面,《华盛顿邮报》等也跟进,间接伤害台湾国际形象。选前美国媒体就大幅报导台湾倒向川普,选后台湾仍继续配合川普政府演出,拜登团队了然于心,台湾与未来美国政府的关系已蒙上阴影。

高层官员互访是台美关系重要指标之一,《台湾旅行法》于2018年3月经川普签署生效后更确立了法律基础,也是台美关系进步的表征。但川普政府一直到今年下半年,选情低迷后才开始落实,选前有卫生部长阿札尔及国务院次卿柯拉克的访问,惠勒则是下台前的临去秋波。除了台湾外,惠勒还计划访问中美洲国家,但安排匆促,而民进党高调欢迎,并刻意彰显是美台关系友好的象征。

政策面而言,川普政府最大的败笔之一就是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拜登政府上任后势必大幅修改美国的环保政策。拜登在竞选期间已明白宣示,将在「气候变迁」等议题与大陆合作,而台湾却选择与即将下台的环保署长讨论环保政策及合作事项,实在予人时空错乱之感。

难道来台游说煤矿

再探讨惠勒个人的背景,在出任环保署副署长、署长前,他主要工作在替煤业大亨莫瑞从事游说,他强烈反对欧巴马政府的环保政策,反对《巴黎协定》,反对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国际环保、能源趋势背道而驰。民进党经常抗议被排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等国际环保机制之外,惠勒的访问某种程度却说明双方理念一致,无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空气污染恶化,鼓励火力发电

阿札尔访台之后,蔡英文宣布明年元月1日全面开放美猪、美牛进口,惠勒来访会不会推销「煤炭」,是民进党必须回答的问题。

川普政府擅打「台湾牌」,选后动作仍然不断,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台湾从来不是中国一部分」、台美经济繁荣伙伴对话、到惠勒的访问,许多绿营人士天真以为,川普在替未来台美关系定调,拜登将会遵行。如外交部长吴钊燮表示,经济繁荣伙伴对话是一个制度化、政府对政府的机制,预计将每年召开,不会因为政党轮替而有所影响, 显然也是他个人一厢情愿、过度乐观的看法。

虽然美国外交政策有持续性,加强与台湾关系是美国两党共识,拜登也公开宣示将深化对台关系,但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所谓的「川规拜随」。民进党押宝川普,甚至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川普仍有一线机会,势必影响台湾与拜登政府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拜登与川普的基本理念及政策面必然有所区隔,除了大家关注的台美安全与外交关系,也不能忽略环保与能源政策。惠勒访问台湾会传达给拜登团队何种讯息?是否会压缩未来台美环保合作空间?民进党政府根本拒绝思考更深层的问题。

拜登政府会怎么想

全力加强台美关系可说是台湾内部最大共识,欢迎提升双方访问、交流层次,但到目前为止,都是川普政府在「美国优先」原则下,单向片面操作,台湾全面配合演出。川普已经败选,处于看守政府时期,台湾当务之急应在于加强与拜登团队沟通,掌握美国未来政策,现在却是专注与即将卸任官员打交道,而惠勒的背景与环保理念与民主党南辕北辙,再加上美国媒体的负面报导,他的到访实在看不出任何正面意义。

外交部长吴钊燮表示,美国高层政府官员来台湾,是象征台美之间友好关系,接下来若还有阁员来访,代表台湾与美国的关系紧密,国人应该会感到振奋。只是大家实在无法分享吴钊燮的振奋,更不知拜登会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