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更多报道请扫二维码

本报近日刊发深度调研报道《龙岩奋发》,全面反映了福建省龙岩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力以赴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龙岩样板的探索实践,在干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明确提出“四个更大”“一个篇章”重要要求。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就福建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专访了福建省副省长林文斌。

记者:龙岩是习近平总书记熟悉和牵挂的地方,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革命圣地。福建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推动龙岩加快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林文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老区苏区,在福建工作期间和到中央工作后,先后20次到龙岩考察指导。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主持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看望老红军和军烈属等人员时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为闽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福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抓谋划、强协调、促落实,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全面落实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政策,出台《福建省“十四五”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专项规划》《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等,量身定制系列支持政策举措,全力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我们支持龙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造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武平林改等一批改革样板,推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等一批国家级改革举措落地龙岩。我们支持龙岩全力拼经济、促发展,统筹财政转移支付、中央及省级预算内资金和增发国债、专项债等各类资金,推动闽西革命老区448个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目前,闽西老区交通更加便利,已实现“市市通快铁、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能源保障更加有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所有县均实现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标准城乡一体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幸福指数居全国前列。2023年,龙岩市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万元,在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

龙岩取得的每一个新进步,闽西发生的每一点新变化,无不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关怀厚爱。下一步,龙岩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全力以赴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龙岩样板。

记者:山海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福建在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深入实施山海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林文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亲自领导、亲自推动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福建依山靠海,既有曲折绵延、长度居全国第二的海岸线,又有峰岭耸峙、享誉中外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长期以来,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福建山区和沿海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极具前瞻性、战略性地提出了“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沿海和山区都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1998年,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第一次山海协作协调会,建立全省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制度,推动形成了全省“山海协作、联动发展”新局面。

福建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山海协作模式,山区和沿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我们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推动山海全方位、全领域、多层次深度协作,沿海发达市县每年安排对口协作资金,加大对山区协作市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干部交流等领域支持力度,推进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打造山海互利共赢“联合体”。2023年,福建龙岩、南平、三明等山区地区生产总值8595亿元,与10年前相比实现翻番。我们加快建设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发挥省会和特区优势,推动全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紧密协作,公共服务普惠共建,安全保障协同联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2023年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GDP分别达1.9万亿元、2.5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5.4%、45.9%,都市圈引擎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我们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四五”以来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累计超过1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0年前的62%跃升到71%。我们深入推进沪明、广龙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与上海、广州双向奔赴、同向发力,精准出台支持沪明、穗龙对口合作的政策措施,推动实施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重点合作项目。同时,以对口合作为契机,加强沪闽、粤闽省际协作,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内涵,推动福建全面融入长三角、粤港澳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深入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深化沪明、广龙对口合作,加快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持续增强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域为重点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记者: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明确要求福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四个更大”“一个篇章”重要要求。3年多来,福建篇章有哪些精彩之处?新起点上,福建又将如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林文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的重要要求,为新福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福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43万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907亿元、增长9.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1亿元、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6.9%。

我们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方位推进智改数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千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3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348家,千亿产业集群达21个,全省设区市省级高新区实现全覆盖。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成功举办7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2.9万亿元、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超过一半,海洋生产总值超1.2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民营经济增加值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0%。我们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超前布局一批稳基础、优结构、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福州机场二期、厦门新机场加快建设,福厦高铁开通运营,全省9个设区城市实现动车环形运营,形成福厦“一小时生活圈”、厦漳泉“半小时交通圈”。深入实施“福品销全球”“百展万企”“品牌海丝行”等行动,锂电池、水产品、鞋靴等商品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超330家、命名航线122条,“丝路飞翔”通达全球36个重要城市。我们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把握中央支持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先后发布两批28条“立竿见影、让台胞有感”的政策措施,让台胞更加便利享受就医、购房、养老、教育等同等待遇。全省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保持大陆各省区市第一,拥有大陆最多的27个涉台经济园区,62家台湾百大企业在福建直接投资布局。我们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七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全省高校获评A类学科19个,福州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7所院校列入“十四五”教育强国储备院校名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8个国家级、1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实施市级“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建成“长者食堂”超3000个,福州、厦门、泉州列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加快美丽福建建设,全省水、大气、生态环境保持全优,森林覆盖率65.12%,连续45年居全国首位。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福马、厦金等重点区域融合,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薛志伟 刘春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