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都一样?错,35年后两种家庭的差距,不止一点半点
大家好,我是心理医生梓宸爸爸~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老一辈都讲究“延续香火”、“养儿防老”,所以,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无论如何也要生个儿子;如今,在生儿生女这件事上,大部分家庭都不再强求一定要儿子,而是顺其自然,觉得生儿生女都一样。
那生儿生女真的一样吗?错!因为不论是孩子的成长,还是35年我们老了之后,这两种家庭的差距,真的不止一点半点。
科学发现,男孩女孩的大脑差异,从他们在妈妈肚子里生根发芽的那一就开始了。男孩和女孩的胼胝体是不一样的。女孩的胼胝体后部,要比男孩大,而胼胝体主管视觉,所以,女孩的观察力一般比男孩要强。
女孩的前连合也比男孩要大,而前连合主管本能和情绪,所以,女孩的情绪感受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都比男孩要好。
有研究表明,男孩视觉相对集中,更多关注的是前面的目标;而女孩的视野较宽,不仅注意前方,还会注意到周围的目标。在听觉方面,女孩优于男孩,所以,男孩一般在课堂上表现得精神涣散,容易走神,女孩则能更加认真听讲。
所以,教育男孩和女孩不能一概而论。
男孩的成长需要勇敢和责任,对待男孩,不能过于溺爱和“包办”,让男孩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立自强;当男孩遇到挫折和危险的时候,要鼓励他去面对和解决,吃点小亏无妨,这样他才能变得勇敢。
女孩的成长则需要坚强,女孩能比男孩更快地识别和读懂情绪,虽然这是一个优点,但是,情绪敏感也更容易使她们被情绪所困。所以,家长要教会女孩怎么和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教她学会坚强,缓解自己的情绪。
在网上,对于男孩和女孩,有这样一个段子:“如果说女儿是小棉袄,那儿子就是军大衣......不过,是夏天的!!!”
女孩是爸爸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因此爸爸妈妈对女儿会更加宠爱;男孩是爸爸妈妈的“军大衣”,总是调皮捣蛋,到处闯祸,让家长们操碎了心!
生活中呢,也确实是这样。男孩不善于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他们长大后与父母的代沟比较大,交流更少,父母跟他说话,他会认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愿意搭理;有什么困难和苦衷,他们也会自己默默承受,不愿意告诉父母,防止父母担心。但这无形中,也让亲子关系之间多了一堵墙。
女孩则不一样,她们心思细腻,情绪敏感,更容易察觉父母的情绪,猜到父母的心思,然后耐心给出回应。哪怕长大了、结婚了,也会时不时就跟父母打个电话,一聊也能聊上个把小时;或者隔三岔五的回家看看父母,也能和妈妈睡一张床上聊到半夜。
所以,论起孩子的贴心程度,“小棉袄”肯定会比“夏天的军大衣”会更有优势。
养儿子就像玩游戏:新建一个账号,然后开始练级,接着就是使劲砸钱,一路打怪升级,终于养出了一个大号,最后却被一个叫“儿媳妇”的盗号了。
养女儿就像种名花:定时浇水、小心松土、百般呵护、日夜操心,终于盼到花开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欣赏,就被一个叫“女婿”的给连盆端走了。
虽然说结局都一样,但是,中间的感受还是有区别的。
男孩的家长,感受到的是经济和身体的压力。男孩需要买房、买车,还要准备“五金”和高昂的彩礼钱;有孙子了,当爷爷奶奶的还要帮忙带孙子,身体好还好说,身体不好带不了没准还要受指责。
女孩的家长,更多感受到的是心理的压力。女孩嫁出去就是“外人”了,父母更担心的是男方的品性,公婆对儿媳的态度等等。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街头采访,主要针对的目标是“90”、“00”后对待父母养老的看法。具体问题就是:当你父母老了,你会把他们送去养老院吗?
男孩和女孩的回答真的是截然不同。大部分男孩的答案是:会!
他们认为,他们有自己的小家庭,生活方式和老人也不同,也不擅长和老人沟通,也没时间陪伴老人。而养老院更专业,也有很多的同龄老人,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反而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照顾。
女孩的答案却正好相反,她们很肯定的说:不会!
她们的理由是,怕养老院照顾不周到,怕父母的生活方式无法适应养老院的运作方式。最后,女孩说道,那样做,跟遗弃自己的父母有什么区别呢?就算实在忙不过来,也会雇个人在家照顾他们。
所以,就对待父母养老方式这件事上,女孩还是优于男孩的,毕竟,哪个做父母的,老了还希望被自己的子女送去养老院呢?
其实,人到晚年究竟能不能得到子女的照顾,与是儿子和女儿并没有太大关系,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有没有教育好孩子。
如果孩子品行好,无论是男孩女孩都能够让我们安享晚年;如果孩子品性不好,那么无论是男孩女孩,我们的晚年生活都是非常孤苦可悲的。
所以,生男生女都好,关键是看我们会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只要孩子们孝顺,就是老人的福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持有家庭指导师证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专注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每天分享现代化科学育儿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