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复苏催生新变数,手机行业格局重塑在即?

过去一年的中国手机市场充满变数,好在持续低迷的大环境已经迎来曙光。

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消费市场终于迎来复苏。在经历近10个季度的同比下降后,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实现反弹,去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达到约7363万台。Canalys认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步入温和复苏的轨道。

存量市场的胶着竞争状态下,头部厂商将高端市场视为了进一步超越的机会。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显示,消费者更换新机的周期已经到了43个月,但这一变化主要影响的是中低端手机市场,对于高端市场影响较小。因此,高端市场将占据愈发重要的市场地位,同时也成为了国产厂商进一步超越的机会。

回暖势头下,手机厂商的动作也明显提速。春节假期后,OPPO在2月20日发布AI战略,魅族宣布All in AI,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的研发。随后,华为在2月22日发布新一代折叠屏Pocket 2,小米更是在同一天发布年度影像旗舰小米14Ultra。

随着市场的复苏,厂商们的信心得到了显著提振。2024年的手机行业迎来了新动态,也预示着行业格局将会发生新变化。

供应链涨价潮:品牌分化的蝴蝶效应

供应链的涨价潮,成为近两年手机行业的关键词。

2023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业,其上游存储、屏幕等器件涨价明显。第三方机构闪存分析显示,在手机成本中占比较高的存储器和摄像头的价格在去年四季度都有所走高。

步入2024年,无论是机构还是市场都表达了“涨价仍将持续”的观点。闪存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主流CIS价格环比今年下半年预计上涨约20%。相关报道也显示,多家半导体芯片厂商已经向其终端客户发送涨价通知,这使得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或将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这一变化自然不可避免地传递到了终端。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此前就表示,2024年行业对供应链涨价的感受会非常明显。Realme正在做一些应对方案,包括比如通过提高体量来降低其他的一些成本,或者通过技术研发来降低成本。

在供应链价格波动明显的前提下,如何平衡产品配置和利润空间成为了手机厂商面临的两难抉择。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供应链涨价潮带来的蝴蝶效应将成为行业竞争的“过滤器”,面对供应链价格波动,头部品牌无疑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二线品牌所面临的两难局面会更严重。

小米最新发布的新机也证明了头部厂商对供应链价格的波动似乎并不敏感。2月22日发布的小米14Ultra,起售价为6499元。有供应链人士表示,与上代产品相比,小米14Ultra增加了双向语音卫星通信,仅这个模块的成本就在300元左右。再加上影像、电池、通信等硬件的升级,可以说,供应链涨价对小米14Ultra几乎没有影响。

在搭载了诸多技术创新、供应链整体面临涨价趋势的前提下,小米发布的新机小米14 Ultra依然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达到这一定价水平实属不易,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技术上的创新及供应链管理上的高效。截止目前,小米在通信领域已获得的授权专利超过5900项,在申请中的专利超过14000项,近三年的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95%。这些技术也成为了小米卫星通信功能的基石。

此外头部厂商自带的规模优势也不可忽视。规模铺开意味着有能力分摊成本,头部厂商不需要面对涨价还是减配的两难选择。前述供应链人士也指出,“规模不足以分摊上涨的成本,也没有高端机的品牌溢价,无论涨价还是减配,都会影响竞争力。”

此外,小米14 Ultra是从小米自家工厂走下流水线的高端机型。据了解,小米智能工厂里的组测包装设备自研率达到了96.8%,整体工厂的软件系统自研率达到了100%,结合IOT、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小米手机智能工厂实现了全面自动化、数字化。

一位行业分析师也表示,小米14Ultra放在自建工厂生产,可以在沟通、物料调整等方面提升效率,与此同时也将更好控制产量、产品良率,并推动产能爬坡。

这也说明供应链价格波动预示着手机行业即将出现的分化,市场份额会更加集中于头部品牌。能否在供应链涨价潮中逆流而上,在解决供应链难题时保证产品力或将成为二线手机品牌的当务之急。

藏在智能手机里的AI未来

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创新样本无疑是藏在AI里的。

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等各大国内外头部厂商几乎都在摇旗呐喊大模型,AI无疑成为了手机厂商的新一竞争领域。

行业数据也预告了这一趋势。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2024年起AI手机将大幅增长,带动新一轮换机潮。2024年中国市场AI手机出货量预计可达3700万台,2027年将达到1.5亿台,市场份额有望超过50%。

三星在去年失去业内第一宝座后,就把回击筹码全部押注在了AI上。在最新的2024MWC大会上,三星展示了Galaxy S24系列带来的AI功能,包括由端侧AI实现的通话实时翻译、即圈即搜的实时搜索体验等等。

不仅仅是三星,2024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寻找创新点,主动将大模型应用在手机产品上。

OPPO此前正式发布了其旗舰机型Find X7系列,宣布70亿参数的AI大模型在手机端落地。华为也宣布将Harmony OS 4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首批Mate60系列可以直接利用云端大模型,给本地照片增强画质,提升清晰度达到8k画质。

苹果自然也不能错过这一热点。据彭博社报道,大模型已经成为了苹果内部开会时的固定主题,几个技术团队也因为大模型的出现进行了合并调整。

春节后,AI甚至从手机端升级到了企业战略的层面。

2月18日,OPPO创始人陈明永发内部信表示,2024年是AI手机元年。两天后,OPPO召开AI战略发布会,成为第一个宣布把AI作为核心战略的头部手机厂商。魅族也宣布要“All in AI”,甚至停止“传统智能手机”的研发。

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曾系统地梳理过近7年小米在AI上的投入:2016年成立视觉AI团队,这一举措标志着小米在AI领域的初步探索。随后,小米不断加大在AI领域的研发力度,成立了AI影像算法团队、小米机器学习实验室,并在去年4月成立了大模型团队。

从产品功能升级为企业战略,表明了手机厂商试图通过AI从底层重构手机。同时距离OpenAI推出ChatGPT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经过足够久的发酵时间,厂商对生成式AI的认知已经被拉升到了新的高度。

但正如百度CEO李彦宏所说“如果是卷大模型没意义”,规模大只是基础,真正要卷的其实是大模型的能力能否能够拉近与大众用户之间的距离。

举例来说,AI影像处理便是现在各大厂商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也是最容易让消费者获得直观体验的部分。

最近发布的小米14 Ultra系列,便在影像上下尽了功夫。小米介绍称,这款新机搭载了全球首个AI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Xiaomi AISP),该平台的算力达到了60TOPS,远超业内其他厂商的三倍之多。用户进行30倍以上变焦拍摄时,影像系统可以调用AI大模型高精度重绘光学数据,让照片更清晰。超级抓拍功能则可以在不掉算法和速度的情况下,连续抓拍150张高画质照片。

对于手机来说,AI将带来跨越式的技术涌现。而对于手机厂商,在AI趋势下的布局无疑成为了一场输不起的硬仗,谁能更好掌握AI,谁便有可能成为业内的领头人。

生态系统成为手机竞争新维度

与AI大战同时出现的,是手机厂商在生态版图上的扩张。

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一的硬件优势确实已经不足以支撑品牌的长期发展,各大厂商都希望通过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以巩固市场地位并拓展新的增长点。在这场生态建设的比拼中,小米、华为和苹果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三大玩家。

早在2019年,华为终端就宣布实施“1+8+N”战略。小米也在2023年将“手机 X AIoT”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苹果更是一直以iOS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和高度整合性占领着头部的市场位置。

对于品牌来说,生态是最宽的护城河。有业内人士表示,生态品牌时代,用户选择一个产品时,除了对比某个功能或参数,基于生态所带来的差异化体验甚至更为重要。

生态品牌带来的跨端体验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是单品无法超越的。

这不是通过App就能解决,而是需要基于系统底层打通来实现。用户想要的不仅仅是拥有完整的硬件、软件生态,还希望能够在各个设备间实现高效协同和跨端体验,能否带给用户便利优质的适配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手机厂商的未来。

以平板电脑为例,过去消费者在挑选时还会对比尺寸、材质、续航能力等参数,厂商也习惯于去“卷”配置和价格。但现在平板电脑能否和手机、智能家居甚至汽车实现跨端协同,成为了新的考虑标准。

原先,只有苹果具备这种能力。近年来,随着生态布局完善,华为、小米等中国厂商也具备了这种能力。

小米最近发布的平板6S Pro12.4不仅出厂即搭载小米澎湃OS,它还成为了“人车家全生态”的重要一环,通过平板可以自动唤起控车界面,控制空调温度、音乐播放等功能,实现了车机互联。华为在2023年发布的MatePad Pro也展示了PC端和手机端文档同步的功能,用户可以将平板上修改文件同步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其他设备中,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024年1月,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宣布,鸿蒙生态设备数量超过8亿,原生应用生态伙伴超过200家。小米方面,目前小米澎湃OS全球可连接设备数已达8.23亿,覆盖200多个品类和95%以上的生活场景。

在这场手机厂商生态建设的比拼中,所有厂商都各自构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以期在这场生态战中占据一席之地。

以自研技术突破抵御供应链的调整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借AI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样和智能的选择,由生态版图扩张不断增强国产厂商的话语权。在智能手机行业经历深刻变革的今天,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厂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完善,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武器,从而在高端市场极大缩小了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甚至在局部做到了领先。

新的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既是困难,也是机会。随着5G、AI等前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产手机厂商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而这也预示着一个更加繁荣和竞争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