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量身定制”招聘,释解疑虑惟公开一途

日前,多地出现招录争议,“烟草专卖局招体育特长生任客户经理”、江苏某事业单位招聘“前三名均未录取”,网络讨论指向其涉嫌“量身定制”招聘问题。据涉事单位回应,相关招录工作“依法依规且公开透明”,均符合招聘流程,不存在内定情况,但相关网络争议并未因此止息。

招聘本身就是公共话题,特别是在所谓“上岸”情结的加持下更能引来关注。在外界出现质疑后,当事单位能够尽快给出态度、答复,这本身值得肯定。但颇耐人寻味的是,第一轮答疑往往无法实质性起到释解公众疑问的作用,而后续的答问过程又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将面临公众持续性的追问压力。

严格来说,仅有几句模式化的“依法依规”“符合流程”还并不足以起到止息争议、实现良性沟通的作用。

比如在贵州某地烟草专卖局对体育特长生的招聘迷思中,网友注意到在一份疑似招聘信息的表格上,卷烟客户服务部客户经理的需求专业明示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并且注明“特长生,具有足球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资格者优先”。针对网友提出的诸点疑问,涉事单位并未逐一给出有效信息,而仅仅给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自主确定的人才需求,招聘全程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且公开透明”的说法。

究竟是什么样的“实际情况”,让烟草客户服务部门需要招聘体育特长生?是联络体育品类客户、打开体育市场的需要?还是局里打比赛、全民健身的需求?而据媒体进一步梳理发现,涉事单位在2021年亦曾出现招录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实际需要”?

无论如何,烟草专卖局都有行政执法部门的属性,决定了对于涉及公众知情、涉及公共财政支持的事务,需要在隐去必要个人隐私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详尽公示相关招录的“实际情况”,惟其如此才可能达到释解外界疑问的效果,而不至于越回应越捉襟见肘。

同样的道理,在江苏某事业单位的招聘争议中,对于前三名均未录取的情况,具体人员最终未中签的原因,完全可以在严格进行去敏感化处理后做相关信息的主动披露。比如针对网上公示的第二名因心理测评不合格而退出的信息被证实并不准确,“第二名实际上是由于有了其他工作选择,主动放弃了此次的招聘”的情况,就有必要在涉事单位的正式回应中予以披露。仿照此例,其他相关人员的退出原因也需要尽可能详尽的说法,才不至于让涉事单位平白无故背上一个“量身定制”招聘的黑锅,同时也让替补上位的被招录人员不至于长期顶着所谓“上面有人”的传言。

单位招录机制中存在备选人员、提供替补方案,意味着制度设计有其合理性。据公示信息,本批拟录取的98人中有13名考生都是通过递补的方式最终获得录取资格,而在上一批318人中也有18人以递补方式入职。但问题在于,对于类似“前几名入选者都被刷掉”的特殊情况,在引发外界巨大争议的背景中,如何尽快向外界给予尽可能详细的说明。

烟草专卖局里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和事业单位招来的各种替补选手,之所以会引发网友的格外关注,在于相关岗位具有社会公共财政供养色彩。因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就可能存在招录公平性的问题。烟草专卖局招录要求的特定专业属性,客观上影响到了诸多其他专业考生的权益,而事业单位招录替补机制的模糊不清、情况不明,也让身在其中的考生缺乏应有的公平、公开体验。

究竟是不是“量身定制”招聘?释解公众疑虑,惟公开一途。尽可能详细地答疑解惑,尽可能持续且有针对性地回应追问,而不是套路化、模块化的危机公关话术,才是尽快澄清误解、挽回公共形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