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救傷通報 犬殺致死率百分百

生多所指出,犬杀伤通报下的石虎都是已经死亡,潜在威胁性高于路杀。记者李柏澔/摄影

随着游荡动物的数量逐年成长,环境与生态都面临严重威胁。根据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指出,目前导致石虎的救伤主因仍为路杀,然而不容易看见的犬杀恐多于路杀,而救伤至今接获的通报中,石虎在犬杀下的生存率为0。

生多所副研究员林桂贤表示,早期救伤由于缺乏野放追踪资料,当时并不认为游荡犬是严重问题,后来在追踪后发现游荡犬是严重的问题,虽然现在石虎遭路杀的救伤比例仍较高,但被游荡犬攻击的场所大多都在不容易被看到的地方,因此很难列入救伤统计,急救站曾经救援一只1日龄体重只有92克的小石虎,照料到体重超过4公斤后成功野放,但仍不幸遭游荡犬攻击致死。

林桂贤指出,犬杀伤通报下的石虎都是已经死亡,其他死亡个体若有未知伤口,在一一排除各项死因后几乎都是犬杀,目前尚未接获过被犬杀通报后还存活的石虎。

据了解,目前石虎的野放训练有导入犬只,林桂贤说明,早期野放训练透过天敌训练,现在石虎在野外的天敌剩下游荡犬,因此去年初开始和台湾搜救犬协会合作,导入训练过的犬只协助石虎的野放训练,目的要让石虎在有犬只接近就要反射性离开。

至于其他救伤原因,包含误踩陷阱导致缺肢、截肢等,救伤比例约5成,但成功野放率只有4成,这些不适合野放的个体就会透过复育繁殖的补偿方式,让后代经过训练并野放。

生多所长杨嘉栋强调,每个物种「适得其所」才是正确的,很多人认为喂食游荡犬猫是爱心,但喂食游荡动物「爱之足以害之」,也会带来更多冲突和影响,动保与野保从来就不冲突,这需要凭借智慧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