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张学良帮中共「逼蒋抗日」──抗日反蒋到拥蒋抗日之5(蒋世安)

图为1936年1月,张学良会见中共人士潘汉年 (图/张学良将军书,中时档案照)

正当中共积极进行大西北联合,及张学良、杨虎城态度有所动摇犹豫之际,共产国际忽来指示,要中共抛弃张学良,而与蒋介石联合。这个指示,是共产国际1936年8月15日的发出电报。要点是:

1.批评中共「抗日反蒋」的错误,说是「把蒋介石与日寇等量齐观,是不对的,这个方针在政治上是错误的。」

2.要和蒋介石共同抗日,中共「必须正式向国民党和蒋介石提出建议,立即就停止军事行动和签订共同抗日具体协议,进行谈判。」

3.抛弃张学良,「不能把张学良本人看成是可靠的盟友,特别是在西南失败以后,张学良有可能再次动摇,甚至直接出卖我们。」

共产国际为何有此指示?不难想像,这与苏联外交政策有关。

中共接得共产国际上项指示时,似乎难以立即适应。其所作出的反应,好像是「阳奉阴违」,对蒋的方针,一再改变,8月26日是用「联蒋抗日」,30日则用「迫蒋抗日」。9月1日才确定为「逼蒋抗日」。重复共产国际的指示,说日本是中国的主要敌人,把日本与蒋同等看待是错误的;但在「逼蒋抗日」的方针下,却不放弃同各派反蒋军阀进行抗日的联合。

这个「逼蒋抗日」的工作,后来却由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达成之。依此推论,张则成为「反蒋军阀」了。

针对张学良的犹豫态度和怕蒋之心理,潘汉年恫吓张说:

据我(潘)的观察,蒋对你(张)与红军妥协,实已洞悉。如你希望做到蒋完全不知道你的真相,这是不可能的事。何况过去许多事情,据你说:材料蒋已完全知道。

如桂事被他解决,回头要来对付你,你早已预备妥当,已无可虞。如为着要欺骗他,而真的不动手做准备工作,那么你的危机很难克服。

潘言可谓击中张之内心要害,必欲使张走上不归之路。而张亦再下决心,仍照原定计划,作军事的准备工作。但中共却于此时把「抗日反蒋」,变为「逼蒋抗日」,又要张来扮演后一角色。

8月25日,中共发出《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实现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准备派出全权代表,谈判订立「抗日救国」协定。即致电在西安的潘汉年,说政策重心在「联蒋抗日」,要张学良「继续保持与南京的统一」。潘在8月30日与张谈话时,要张「对蒋在表面上仍拥护他」,利用「拥蒋」旗号,在干部提出「联俄联共」的口号,把蓝衣社特务当作「汉奸」,说他们「违反蒋要抗日」,和破坏蒋之「威信」,借此来打击他们,驱逐他们。

如此,不但解决了张之公开反蒋的犹豫,也可使用「外逼内劝」、「内外夹攻」之法,和中共表演「双簧」之戏。

同时,毛泽东即制定一项「逼蒋」方针:第一,迫蒋抗日,造成各种条件,使国民党及蒋军,不能不与共党妥协。第二,紧密联合东北军及西北其他各部,造成西北新局面。第三,准备冬季打通苏联。第四,发展甘南根据地,使与陕北、甘北相呼应。第五,迫使胡宗南中央军停止于甘东。

潘回保安后,毛泽东得知张学良愿从中斡旋国共谈判。亦即要为中共承担「逼蒋抗日」的工作了。

10月2日,潘汉年和红军参谋长叶剑英来到西安,带来中共与南京方面谈判的条件。张说:蒋恐难接受,最好由毛等写一封信给他,先谈停战,由他将此信转蒋。毛即照办,张拟飞南京向蒋面陈,请允他先入中共苏区调停。蒋复电日内来陕,商讨对共问题。蒋打算10月16日到西安。中共亦交涉由蒋派飞机到延安,接周恩来来西安,与蒋直接谈判。但其间有了变化,这是蒋在杭州先召徐永昌商谈,可能接受徐之建议,而于10月22日始到西安,对张进行安抚工作,并未与周见面谈判。

这时红二、四方面军已抵陇东,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会宁,集中陕甘地区的红军,已达7万之众,声势大振。其谈判的筹码,亦为之大增。「逼蒋」的条件,更为具备。据毛泽东致朱德等之电文:

李毅(张学良化名)与我益加接近,杨虎城与我们实行停战,李(宗仁)、白(崇禧)有代表来,求订抗日协定。华北宋哲元、傅作义、韩复矩,均接洽中。马步芳亦有妥协线索。

张学良与中共的关系,已引起蒋的忧虑,其《日记》记曰:「东北军之隐患,所谓『联共抗日,自由行动』之企图,乃因桂事和平解决而消乎?」同时陈诚亦有电致蒋,说张「名为抗日,实脱离中央,而走联俄投共之途径。」认为「汉卿(张字)此举,较之两广问题,更为严重。」

蒋解决桂事后,于10月17日在杭州,和徐永昌(山西省主席)谈东北军「通共」事,认为事态严重。这天徐之《日记》云:

渠(蒋)云:东北军「通共」事,已为不可掩事实,然在张汉卿指挥下,尚不至为国家害,否则不堪想。余(徐)以为阎(锡山)先生拟请东北军守绥,(蒋)谓不妥。余因详论东北军之未必通共;有之,亦几个人的单独行动。本无其事,疑而激成事实,甚可畏也。渠(蒋)云:共绝不能容,俄非不可联,但须我们清共后。」

在两人的谈话中,对张是否「通共」,都避而不谈。仍寄望张去收拾,显有「投鼠忌器」之嫌。蒋接受徐之建议,先去西安,督饬剿共,抚慰东北军,使与中央一德一心,尤为紧要之事。

(作者为文史工作者)

【未完待续,蒋世安专栏每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