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北京大阅兵 台北五味杂陈

大陆23日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预演活动,参加演练的三军仪仗队。(新华社)

对日抗战70周年逐渐成一个议题。台湾各方相关人士也怀着不同的心态来面对此一议题;戒惧者有之,怀恨者有之,无奈者有之,兴奋者有之,视为利益之一而欲强攫取者亦有之。这看在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的人眼中,只有感慨。

尤其是得知中共准备在9月3日,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军人节当天,进行一场国际级的大阅兵后,这种复杂的心境,更是拔到最高点。

上述这种种不同的心态,其实也大致等同于一部中国当代史的缩影。每种心态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本身的对号入座处。政商界人士毫无疑问属于「欲强攫取者」居多,因为一旦得以出席该一盛会,必可成为一个「未必可见,但却是可以增强在未来各方面运作」的资本。兴奋者多是属于天真浪漫型,对于国家民族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怀有不同的憧憬。

相对言,无奈者多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较深刻的看法,对该一盛会,是有些「点滴在心头」的观察。怀恨、暗恨者就不用多提,大抵是独派朋友的心态。而所谓心怀戒惧者,那恐怕就是执政当局了。

其实,在对日抗战70周年这个议题上,海峡两岸都碰到了两难。这个议题所碰到的两岸结构的问题,当然也是高度政治性的。

在台北方面;说政府当局不容易,也还真不容易;在中华民国抗战70周年的庆典上,是费尽了苦心去求取平衡。

以马英九总统对历史的认知,自是不可能不办,但又不能办得太过盛大,以免被独派人士扣帽子,所以变成要办,但不在台北办,只好拉到湖口;而此事又不能不注意,因为这是中华民国的一件大事,但如太过在意,恐怕又会惹得台湾安全上的伙伴─美国,不自在。

但在北京的大阅兵庆典上,其实也暗含着一个两难─到底谁才是二次大战时,领导对日抗战时的正主?从民国26年到民国34年,8年的浴血抗战,明明是中华民国政府领导的,这个世界当时还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怎么到了纪念抗战70周年时,一下子跑出了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主人了?如果硬要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中华民国,那中华民国还存在台澎金马啊!这个不完全继承的帐要怎么算?如果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是代表全中国,那又要把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怎么算?

无论如何,中华民国这个完完整整的架构还在台湾,中共必须面对;这是北京不能绕过、也不能不正视的问题。如果再像以往的刻意漠视,假装问题不存在,两岸之间离散的情况只会日益严重。去年APEC马习会破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