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上市公司罚单密集来袭:8天12家被立案调查、5家拟被“摘牌”

随着年报法定披露截止日的结束和系列资本市场新规的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罚单密集而至。

5月5日-5月12日短短8天时间内,即有至少12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5家企业收到深交所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9家上市公司由于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大额资金收交易所关注函,被监管点名的企业数量多达20余家。

密集罚单呈现四大特点:

特点1: 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

往年证监会每年立案调查数量大多在100家左右;2023年增加至超过130家,月均仍然不足11家。而在5月5日-5月12日仅仅8天时间内,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即多达12家。

特点2: 被ST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

仅5月12日晚间,即有海峡创新、汇金股份、特发信息3家上市公司因为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特点3: 更多企业拟被“摘牌”

5月6日晚间,*ST三盛、*ST越博、*ST太安、*ST左江、*ST中期5家上市公司被深交所出具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面临极大强制退市风险。

特点4: 针对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

仅5月10日,即有包括国信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中信证券、东莞证券、开源证券在内的6家券商收到罚单,5月5日以来被点名的券商更是多达9家。

被罚企业增多并非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更为严重,而是严监管之下问题更多暴露。当企业问题被更多处罚、严惩之后,上市公司规范性和资本市场生态将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