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运输车辆混装事件:第三方承运难以监控 专车专用仅属于推荐标准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日前,“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油”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新京报》报道称,两辆刚卸完煤制油的罐车,在并未洗罐的情况下装上了食用油,涉及的食用油企业分别是汇福粮油集团(以下简称“汇福粮油”)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该报道还称,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及其他化工类液体。
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环节有关问题。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同时举一反三,组织开展食用油风险隐患专项排查。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公布。
此次事件中,汇福粮油发表声明,涉事的油罐车并不是公司直接直属的,为采购商自己雇佣的车辆。
根据招标网的信息,涉事之一的汇福粮油在2024年获得了全国包括学校食堂、福利院食堂、监狱食堂、政府机关食堂、网上超市供应商的招标,供应地区遍及全国。
对此事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如果运输食用油的罐车还运输其他化工液体,其风险更是难以预料,此次曝光中提到的“液蜡”和“白油”都属于“矿物油”,含有多环芳烃及其他潜在致癌性物质。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事件发酵后,有网友查询和曝光了涉事车辆近半年的货运轨迹,其中的货物包括煤油、饲料颗粒、植物油,其中的卸货地区包括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记者试图在多家相关软件上求证该车的行程轨迹,但相关软件已经屏蔽了该车的行程轨迹。
对此,记者联系了益海嘉里方面。益海嘉里方面表示,该车辆的确在今年到相关分公司进行货运,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该车在向武汉分公司卸货之时为新车,且有相关的运载准许文件,并不存在食用油、燃油混装的情况,且公司严格执行了检车标准。目前,当地的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并取证,符合政策法规的要求。
实际上,类似的相关报道早已存在。早在1988年,上海曾经有过一次甲肝暴发疫情。最终调查结果是市民食用的毛蚶被污染所致。污染途径是载运毛蚶的货车同时也是运粪车,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毛蚶被甲肝病毒污染,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病毒传播;2005年,南宁曝光了槽罐车交叉运输燃油、酒精等问题,且监管存在真空的问题;在2011年和2015年,湖南某节目也曾曝光过当地的罐车,在运载强碱的同时还同时运载大豆油,虽然该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对涉事车辆和企业进行了排查和处罚,但是并未在社会层面引发更多的关注。
根据大豆加工企业的分布以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信息,用作榨油和饲料的主要为进口大豆,由于食用油的大豆主要是通过港口进口而来,因此,大部分加工工厂都设在沿海地区附近。在加工制油完成后,再由罐车运往全国各地进行二次包装加工或者使用,因此这些油罐车在返途过程中基本都是空罐,为了提高效益,很多司机和车队就将当地的燃油甚至化工原料再运回。
有货车司机告诉记者,上述类似的事情确实在行业内听说过,化工原料、燃油甚至工业废水混运更是非常常见。
对于洗罐的问题,货车司机告诉记者,实际上基本很难达标。“按照要求的完全清洗,实际上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把罐子完全注满水再进行加温,加入特定的清洁剂,其中还需要伴随工人进入罐内进行彻底清洗,最后还需要反复地灌注和洗刷,这个费用是非常高的,在本地的价格至少需要千元,在外地更是会被坐地起价,而往往罐车出一趟货的利润也不过几千元。且清洗过程也伴随危险,清洗工人在罐内中毒的事情不在少数,大多司机只是用水简单地灌满冲洗,这实际上很难清洗到里面的残留物,尤其是油类物质,仅能保证在罐外肉眼可见的地方清洁罢了,大部分接收公司也不会细究,尤其是化工原料,只要达到要求的纯度和比例,接收方也不会在意这个罐车同时还在拉什么货。”
“所谓的一车、一罐、一品类,对于大部分罐车来说,都很难实现。”上述货车司机表示。
对于相关的监管法规,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施行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输运规范》中,要求输运食用植物油使用专用容器,不得使用非食物植物油罐车和容器输运。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规范中的专车专用属于推荐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
“理论上,只要购买方或者出货方在运输过程中的车不是自己的车,这种事情都会发生,因为第三方的运输车或者公司根本不可控,双方公司无法约束不属于自己的货车拉什么货。”上述货车司机告诉记者。
在事件发生后,益海嘉里、鲁花、西王等多个品牌发布公告称,不存在此行为,规定必须使用食用油专用罐运输。但记者注意到,中粮粮油工业(九江)有限公司在2024年曾发布了散装油的运输招标公告,印证了中粮旗下公司部分输运业务为招标外包的事实。其他品牌,除了鲁花曾发布过箱装食用油的物流招标信息,并没有查询到散装食用油招标外包的信息。
记者注意到,益海嘉里在公告中明确运输食物油的车辆为自有车辆。但此次涉事的车辆为第三方公司车辆。对此,益海嘉里方面表示,运输车辆绝大部分为自有车辆和长期合作商,少数车辆为买方指定的车辆,此次涉事的车辆就是其中的少数之一。益海嘉里方面强调,在该车辆为公司的此次运输中,不存在被污染的问题,在装卸货物前后,公司方面均检车并封贴条以保证食用油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国内的多家食品企业被通报所含矿物质油大幅偏高或超大幅偏高。2017年,芙丝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国实验室被检出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同年,第三方检测机构优恪网连续发布食品检测报告,该报告称,在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及老干妈、老干爹、海天等10款畅销油辣椒产品中,矿物质油大幅偏高或超大幅偏高。对于食物中矿物油的来源,是公众的一大疑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曾回应,这是由于食品包装采用油墨和印刷工艺所致,尤其是可再生、可循环使用的食品包装会导致油墨迁移到食品中,因此矿物油成分在食品中很难避免。对于上述问题是否与此事件有所关联,朱毅认为:“就目前披露信息看,两者之间没联系。”
对于企业方而言,发现食用油在运输过程中是否会被污染也有难度。记者查询了解到,目前国内现行标准对食用油中微量高沸点矿物油的标准属于空白状态。《粮油检验动植物油脂中饱和烃和芳香烃矿物油的测定》征求意见稿在2023年发布,目前尚未落实,需要使用液相气相色谱联用仪,截至国内只有北京一家实验室提供检测。
(编辑:于海霞 审核:厉林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