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照护 陪长辈建立成就感

失智者可透过与家人间的共同记忆帮助复健。图为幸福认知小站协助社区失智症患者完善照护。(本报资料照片)

元智大学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顾问伊佳奇。(伊佳奇提供/陈人齐台北传真)

台湾失智症人口约有30多万人,65岁以上的老人约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岁以上的老人则约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家有失智长者该如何照护?长照专家伊佳奇说,「我不会要求失智长辈记忆,我会帮他记」,照护失智长者应用积极的方式,例如家中可用白板,或月历纸背面写下长辈每天的行程,以及应注意事项进行提醒,也可透过家人与长辈间的共同记忆帮助复健,让长辈能专心做好一件事,从中建立成就感。

疫情之下 长照政策现谬误

伊佳奇原本从商,因父亲罹病,正当壮年的他提前离开职场,一头栽进长照研究及照护领域,并担任元智大学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顾问。

面对此波新冠疫情,他表示,疫情之下凸显出我国长照政策的谬误,以往广设日照、共照中心,让家属在照护上「能躲就躲」,是造成长辈回到家中,经常与家人产生冲突的一大关键。

伊佳奇表示,国内长照政策的谬误,在五月爆发本土疫情后开始发酵,有许多家属向他抱怨,家中的失智症长辈晚上不睡觉,经常想要外出,不然就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问题,由于这些都是过去不曾发生在家中的现象,因此引发家人间的冲突。

非药物照护方式 从来不教

伊佳奇指出,问题出在我国长照政策,「从来不教家属非药物的照护方式」,就算日照中心建设再多,也只是为了让家属能尽量躲,「因为只要固定将长辈送到日照中心,每周混两天又可以过去」,或是找精神科医师开药,让长辈吃药后睡觉避免乱跑,这些就他看来都是不正确的方式。

他强调,失智症是看不见的疾病,对家属最大的挑战在于,「他们不知何谓认知功能缺损,可能觉得长辈跟以前一样,只是会开始妄想、忘东忘西或走失」,但不清楚发生原因,实际上这些都是因为大脑功能退化造成,不能一昧责怪长辈忘东忘西,或是去挑战他们的记忆。

维持尊严 从擅长领域下手

伊佳奇表示,照护失智症长辈,维持他们的尊严很重要,必须先了解长辈的生命史,鼓励长辈从事过去最擅长的领域,「身为孩子的我们也要能够谦卑的向长辈学习,才能建构一个病患持续练习的诱因,延缓病程。」

「这些教育都是政府应积极投注在家属上的资源」,伊佳奇指出,虽然国内已有数百间日照中心,但每一间大多仍采童稚化的教育模式,没能让长辈有尊严的接受照护,而照护机构无法建立营利模式,自然就无法提供民众更多元化的照护课程,绝非国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