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觀光諮詢會議 鄭麗君盼1年內成立觀光研訓院

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图/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22日主持「行政院观光产业振兴咨询会议」第1次会议时指出,观光产业是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辅导与培育产业人才尤为关键,请观光署积极筹备「财团法人观光研训院」,以1年内成立为目标,强化国内市场研究调查、观光行销等专业人才的培育。

会议开始时,院长卓荣泰特别亲赴现场致意,感谢所有与会委员贡献所长,提供宝贵意见。卓荣泰表示,各界都非常关心国内观光产业的发展,政府将加快脚步推动相关政策,也期盼与会委员能够集思广益提出相关建议,作为政府日后政策拟定的参考。

郑丽君致词时表示,赖清德总统在「国家希望工程」中揭示要延续「观光立国」的目标,让世界拥抱台湾、让台湾成为「世界的台湾」,并期许2030年我国观光产业发展成为兆元产业。郑副院长指出,未来将以「行政院观光产业振兴咨询会议」作为沟通桥梁,整合政府跨部门资源,协调跨机关的观光相关事务,透过「部会合作、产业对话、专家参与」,共同促进观光产业发展,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来台旅游。

郑丽君强调,观光不只是交通部观光署的责任,政府各部会应该要培养发展观光的概念,与地方及产业共同合作推动「观光主流化」,让台湾各地都有旅游特色及产品,跨产业连结形成完整的观光生态系,并与民间一起努力打造台湾的观光品牌。

为打造台湾观光亮点,交通部观光署在「台湾永续观光发展策略」报告中提出两大旗舰计划,分别是「北回之巅旗舰计划-微笑南湾in台湾」及「永续观光旗舰计划」。在「北回之巅旗舰计划」部分,由于台湾位于北回归线上,坐拥丰沛的山海地貌与文化生态,因此交通部观光署特别结合内政部台湾横向轴带永续行动、文化部多条文化路径、农业部森林保育等跨部会资源,希望串起文化历史、生态保育、地质地景、观光游憩功能等跨区域景点,吸引更多国际旅客到访,也让国人更亲近自然与人文地景。

至于「永续观光旗舰计划」部分,则是希望打造50处国家风景区亮点建设、优化升级45处地方景点,以及高雄、台南、桃园、苗栗、宜兰与花莲等6处地方重要廊带,并透过观光前瞻建设计划,营造56处观光前瞻魅力新亮点。交通部观光署也预计在114至116年申请公共建设经费,透过塑造主题旅游品牌、打造魅力永续风景区、深化全岛体验据点等核心策略,营造台湾永续观光亮点。

郑丽君在听取以上报告后表示,观光是国家软实力,观光发展不仅是以旅客人次作为衡量指标,更应朝永续观光目标迈进,请交通部观光署后续将「北回之巅旗舰计划-微笑南湾in台湾」及「永续观光旗舰计划」,循程序提报行政院重大公共建设计划。

郑丽君并指示观光署针对不同世代、不同年龄层的族群规划合适的旅游推广策略,以及推动创新的旅游产品。郑副院长指出,例如青年族群就是旅游中最长效的客群,「年轻时去一个国家,爱上一个国家,会不断回去」,台湾也应该成为一个青年旅游友善的国家。观光署已结合教育部及相关部会提出青年学生旅游的专案计划,未来请交通部协调相关优惠住宿与交通措施,让年轻人可以深度探索。

针对与会委员关心的观光产业人力需求议题,郑丽君表示,交通部观光署已协调劳动部、侨务委员会放宽侨外生留用相关政策,争取侨外生毕业后留台工作,并且自今年元旦起,亦放宽观光旅馆业及旅馆业申请外国籍学生来台实习的许可期间。为持续促进多元人力投入旅宿业,请交通部观光署结合劳动部推动妇女再就业计划、中高龄者及高龄者就业补助计划,鼓励多元族群从事观光旅游相关工作。

至于与会委员关心的两岸观光议题,郑丽君重申,政府推动两岸「健康有序」交流、恢复两岸观光旅游的政策不变。为确保国内旅游业者及国人旅游权益,两岸旅游应以「安全优先、双边对等」为原则,由「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尽速就旅游安全、品质、稳定性展开沟通,以利未来恢复旅游交流能顺利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