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克沙奇B5致死 8天女婴肠病毒重症亡

如何预防肠病毒

疾管署昨日公布国内今年首例肠病毒重症死亡病例,为北部新生女婴,出生3天后出现症状,第8天死亡,经检验确诊感染克沙奇B5型肠病毒,为台湾历年首例因克沙奇B5型肠病毒最小死亡病例。

疾管署副署长周志浩表示,这名女婴于5月22日出生,5月25日出现间接性呼吸急促、活动力及食欲下降等症状,隔天因出现数次发绀且活动力不佳,由家属送往医院并收治新生儿加护病房,5月29日经检验确定感染克沙奇B5型肠病毒,5月30日因肠病毒感染合并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截至目前同住家人仅一名2岁幼童有感冒症状,其他接触者均无出现疑似症状。

女婴未出现发烧症状

疾管署防疫医师罗一钧表示,2003年迄今,国内共出现4例克沙奇B5型肠病毒病例,这名女婴是首例死亡病例。新生儿感染肠病毒可能原因包括母亲产前受到肠病毒感染,或是出生后受到无症状接触者感染,目前这名女婴倾向为出生后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女婴并没有出现肠病毒典型的发烧症状,罗一钧指出,显示新生儿肠病毒症状不一定会发烧,提醒新生儿父母注意,若小宝宝活动力及食欲明显下降,就要特别注意。同时提醒成人,新生儿抵抗力弱,抱小宝宝之前,一定要洗手,最好也能戴上口罩。

准妈妈注意健康状况

周志浩指出,今年至6月4日止,共有2例肠病毒重症确定病例(含这名死亡病例),感染病毒型别均为克沙奇B5型。另2010至2014年同期累计病例数为11、0、68、4、4例;同期累计死亡病例数均为0例。

依据疾管署资料显示,目前肠病毒仍处于高峰期,主要流行病毒株仍为克沙奇A型。周志浩呼吁,准妈妈们应注意自身及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落实正确勤洗手、戴口罩等。

产前14天至分娩前后,如有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肋肌痛等症状,应告知医师,并与幼儿采取适当隔离措施;学龄前婴幼儿为重症的高危险群,婴幼儿照顾者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一定要落实勤洗手预防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