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动物园整建 揪专家为树把脉
高雄寿山动物园启动树木保卫战,邀请树木诊察团队研商建议方案。(高市观光局提供/柯宗纬高雄传真)
正在进行「新动物园运动」整建的高雄寿山动物园,选在312植树节这天启动树木保卫战,邀来「森林城市协会」专家为园区内的树木诊察,确保在施工期间,降低人为冲击,让树木健康成长,以在重新开园后,维持自然样貌,更适合动物栖息及游客休憩。
寿山动物园指出,现行园区内有猢狲木、雨豆树等5棵特定纪念树木,推估树龄都约37年,分别位在黑熊区、伊兰羚区及亲水广场旁。其中,猢狲木样貌独特,果实是猴子爱吃的食物。雨豆树树形优美深受摄影者喜爱,伞状树冠是大小朋友避暑秘境。
高市观光局表示,适逢312植树节,特别邀请森林城市协会针对园区树木进行诊察,走访工程进行中的亲水广场周边、新黑猩猩区、亚洲动物区及停车场,踏查尚未施工的大鸟园贩卖部、非洲动物区内环步道、灵长动物区、餐厅前广场,还有正在放养的黑熊区,健诊团队依现况开出「处方笺」。
森林城市协会理事长庄杰任表示,为期4天的树木诊察,感谢工程团队在施作期间降低移植及砍树的情形,也建议在进行空桥建置时,除闪避树头外,要注意回避树冠枝条的展开,避免未来施工砍除大枝干。
庄杰任也建议,在挖掘树根时,树径6至12倍的根群应加强保护,尽量勿使用怪手铲斗挖掘,可采用60吨以下的小型机具一字破碎头,搭配人力方式,防止影响根系。
「有时候为了一棵都不能动,伤到大棵主景树的主要根群和枝干,反而得不偿失!」庄杰任说,若遇到工程难以取舍时,也希望优先选择小棵的、生病的树体来移植。
ISA国际认证树艺师王瑞辉提到,工程推展也要同时兼顾自然环境保护,希望降低对树木的冲击,并将设施融入自然环境,提供树木及市民更友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