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频造假 专家吁能力办学

大陆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超过千万,求职难、招工难现象日益凸显。图为海南大学的一场招聘大会。(中新社)

大陆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超过千万,求职难、招工难现象日益凸显,而中央到地方以就业率调整学科系所分布的措施,迫使部分大学系所面临招生「存亡」问题,就业率造假的事情屡见不鲜。专家批评此举催生出部分高校「急功近利」,呼吁应以能力为导向办学,并把专业调整的自主权更多交给学校。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大陆福建、四川等地近日宣布,将对高职院校系所启用「末位淘汰制」,即针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居末位或倒数10%的系所实行限期整改,甚或祭出调减招生计划、停招的措施。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出台大学系所「末位淘汰制」,是为解决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

报导指,事实上,按照就业率对系所进行「动态调整」的做法并不新鲜。早在2011年,大陆教育部便发布通知表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系所,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到了2021届,统计指标由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包括协议和合约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及升学率。

但按照就业率决定系所的去留,也引发不少教育专家的忧虑。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就业数据定系所的「生死」。他说,因为就业数据事关高校形象与系所的招生「存亡」,此前就催生出部分高校急功近利,对某些就业情况不佳的专业数据造假的情况。

此外,在熊丙奇看来,进行通识教育的大学,不应完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称这「会把大学办为职业培训所」,强调应以能力为导向办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表示,高职院校比普通本科院校更需要专业设计的自主权,如此才能更好组合资源和调整培训方案。

熊丙奇另指出,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毕业半年与1年之后的就业情况,实际就业率普遍要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更应关注毕业生中长期的就业情况,这更符合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