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追踪引发隐私伦理关注 如何保护使用者权益?

▲ 数位广告已成为企业推广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图/pixabay)

● 徐启翔/学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位广告已成为企业推广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广泛应用的广告追踪技术引发了对使用者隐私与企业伦理的关注。本文探讨这一现象,分析其技术机制、潜在的伦理问题及合法性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数位广告追踪的技术机制

数位广告追踪技术依赖于cookies和追踪像素,这些技术能记录使用者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建立详细的使用者画像。当使用者在Google上搜寻某内容时,其浏览器会记录下这一行为,广告公司利用这些数据展示个性化广告,称为「重定向广告」或「再营销广告」,以增加广告的有效性和购买转化率。

▲ 数位广告追踪技术依赖于cookies和追踪像素。(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广告追踪技术的伦理问题

尽管广告追踪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效率,但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不容忽视。广告追踪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在于三个方面:

1. 隐私侵犯:广告追踪技术深度侵犯了使用者的隐私,许多使用者对自己的网络行为和个人资料被多方利用一事毫不知情。即便网站提供隐私政策和 cookies 同意选项,许多使用者仍难以理解条款,导致缺乏透明度和知情权。

2. 知情同意:合法、伦理的数据收集应基于使用者的知情同意。然而,现行的隐私政策常过于冗长和复杂,使普通使用者难以理解,导致被动同意而非主动选择,这样的设计未能真正保障使用者的知情权。

3. 数据安全:大量的个人数据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一旦被黑客窃取,使用者的隐私和安全将受到威胁。历史上的数据泄露事件显示了数据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在数据保护方面的责任需要加强。

▲ 现行的隐私政策常过于冗长和复杂,使普通使用者难以理解,导致被动同意而非主动选择。(图/pixabay)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数据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科技巨头如 Google 和 Facebook 通过大量数据收集垄断了广告市场,掌握用户数据并提供精准广告服务,令小企业难以竞争。这种数据垄断不仅破坏市场公平,还可能抑制创新。他们控制广告价格和服务模式,削弱市场竞争力。

在2018年,Facebook 发生了「Cambridge Analytica 数据泄露事件」,一家名为 Cambridge Analytica 的公司非法获取超过8700万名用户的个人数据,用于政治目的和选举活动,暴露了广告追踪技术对隐私的威胁。这事件促使企业重视伦理和社会责任,应尊重用户隐私并遵守法规。同时,用户应加强隐私保护意识,使用隐私浏览器、插件和定期清理浏览数据等工具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 Google 和 Facebook 通过大量数据收集垄断了广告市场,这种数据垄断不仅破坏市场公平,还可能抑制创新。(图/路透)

广告追踪的合法性挑战

针对 Google 等公司记录用户信息进行广告推荐的行为,许多国家新增了法律和规范以保护消费者隐私,如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加州的《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巴西的《一般数据保护法》(LGPD)、加拿大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件法》(PIPEDA)和澳大利亚的《隐私法》(Privacy Act)。这些法规要求企业在收集、处理和存储个人数据时获得明确同意,并提供数据使用的透明度。

然而,许多公司通过复杂的隐私政策和「默认同意」机制绕过这些规定,未能真正保护用户隐私。因此,法律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保护个人隐私的对策

1. 使用隐私浏览器和插件:选择内置防追踪功能的浏览器如 Firefox 和 Brave,安装 uBlock Origin、Privacy Badger 和 Ghostery 等插件阻止追踪脚本和广告。

2. 定期清理 Cookies 和浏览数据:在浏览器设置中定期清理 cookies 和浏览数据,使用隐私模式(如 Chrome 的无痕模式)减少被追踪的可能性。

▲ 使用 Chrome 的无痕模式可以减少被追踪的可能性。(图/翻摄自Chrome网页)

3. 限制社交媒体权限:检查并限制社交媒体平台如 Facebook 的应用权限,控制第三方应用访问的信息,避免过度数据共享。

4. 谨慎下载应用和使用 VPN:只从可信来源下载应用并阅读隐私政策,使用 VPN 隐藏 IP 地址,保护在线活动不被追踪。

企业负起责任 使用者主动保护隐私

数位广告和数据追踪技术带来广告业界的变革,但也带来了隐私和伦理问题。尽管法律提供保护,但使用者须主动保护隐私。企业应负起伦理责任,尊重使用者隐私,透明告知数据收集和使用方式,确保数据安全和公平使用。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理解并采取措施保护隐私。在数位时代,保持警惕和主动防护是每个互联网使用者的责任。

▲ 在数位时代,保持警惕和主动防护是每个互联网使用者的责任。(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