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 合作共赢促发展 ——2025年世界经济展望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于1月20日至24日在瑞士著名小镇达沃斯举办,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智能时代的合作”,重点关注重新构想增长、智能时代的产业、投资于人、保卫地球和重建信任五大领域。来自全球各国、各领域的近3000名代表聚焦地缘政治危机、全球化“逆风”、气候变化挑战加剧、新技术重塑全球发展格局等共同挑战,其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将成为论坛的重要议题。
地缘冲突和“逆全球化”等成为全球的重要风险挑战
近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在2024年保持了韧性,在多轮冲击下并未出现全面经济倒退,但当今全球仍面临持续性的不确定因素。报告认为,未来的经济复苏面临着诸多的持续性不确定因素。其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冲突因素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和经济增长放缓,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则可能阻碍全球贸易和投资,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沉重,难以偿还的债务限制了其投资能力,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加剧粮食不安全和贫困问题,而技术发展也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尤其是新技术可能会改变对关键生产要素的需求,进而影响相关投资。
在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中,研究人员把武装冲突、极端天气、经济对抗、错误和虚假信息、社会极化列为今年全球面临的五大风险。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表示,多个地区地缘冲突仍在蔓延,成为今年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持续给全球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论坛1月16日发布《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显示,超半数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都不看好2025年经济走势。分析显示,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正在加剧,高通胀拖累经济增长,各地区经济复苏将呈现不平衡特点。其次,还有来自不断膨胀的全球公共债务。其中,美国国债规模截至2024年11月已突破36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到2024年年底,全球公共债务达到1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3%。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认为,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一旦真的出现“脱钩断链”,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他援引IMF数据表示,“脱钩”和高关税可能使全球经济萎缩7%,呼吁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基本每1-2年就突破一个10万亿元的关口。十多年间,我国实现了从50多万亿元到130多万亿元的历史性跃升,综合国力在显著增强。这些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基本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2024年货物进口规模达到了2.6万亿美元,中国大市场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创造更多机遇。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不仅是全球经济的关键增长极,也对全球贸易、投资、供应链、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能。中国信奉互利共赢的合作之道,在南南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开展了紧密合作,通过投资等多种方式,促进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日前,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未来的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诸多的持续性不确定因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冲突因素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和经济增长放缓。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与2024年持平。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维持在3.2%,低于2023年的3.3%,也低于新冠疫情暴发前的多年平均水平。风险与危机也带来变革、催生机遇,在全球经济动荡变革中,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孕育,新亮点、新格局初现端倪。
数字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引擎。科技创新正深刻改变经济形态,尤其是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有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全球绿色转型步伐,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美国全面领先、美中两强引领的总体格局。2023年美国以74.71的总分大幅领先,中国总分为52.69分,排名第二。美国人工智能(AI)产业快速增长,在微电子组件、软件和最优秀人才三大领域处于主导地位,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一。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美国AI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AI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推动了这些领域的数字经济增长。美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一成,规模已超过2万亿美元;2024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中国数字经济进一步成长,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8%,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数字经济进一步成长并赋能千行百业,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认为,如果妥善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未来十年全球生产力将增长10%”。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