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合作智库报告:2029、2035年,中国将迎七大质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8月5日,《攻坚: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及 2029、2035 畅想》四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报告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中国有望在改革开放的下个十年取得更加惊艳的成绩。

报告预测,2029年,中国新质生产力继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20%,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0%来自中国,中国持续成为各国企业、个人最喜欢的投资热土。国内各类经营主体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国有企业向关键型命脉型行业集中并大量承担尖端科技攻坚,民营企业无论大小一律有平等获得市场各类资源的机会,外资企业完全享有国民待遇。203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多数行业科研制造能力达世界一流水平。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合作举办。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的有关经济、民主、文化、民生、环境、社会治安、国家治理的7个方面,四国智库对2029、2035年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有七大畅想。

在民主建设方面,报告预测,2029年,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更为健全。人大代表更具代表性,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代表总数在2020年末94.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2035年,人民民主参与机制更加完善,重大政策文件出台前通过全渠道收集成千上万条意见,基层数据在治国理政中发挥更大作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持续用民生保障民主,基本医疗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更容易获得,并在当前各自95%覆盖面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保险全覆盖。

在文化方面,报告预测,2029年对中国互免签证、单方面免签以及落地签的国家超过100个、2035年超过120个。2035年,中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人民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此外,文旅产业将更加火爆,人均每年国内跨地域出游次数超过5次,全国超过三分之一人实现出境旅游。

在生活方面,报告预测,2029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由高迈向极高,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国民收入结构逐渐呈“橄榄型”,“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超80岁。2035年,中国人均月收入有望突破1万元,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各自心目中的好日子。

在环境方面,报告预测,2029年,“碳达峰”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之后平均每年将比上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4亿吨,成为年减排量最高的国家,半数以上城市转型“绿色城市”。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球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在国家安全方面,报告认为,2029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综合安全程度最高的国家。实现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国产大飞机年产量突破100架。2035年,国产大飞机年产500架,新增10个驻外保障基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人数及数量进一步增加,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每年200—300次,甚至与世界各国共同谋划在月球上共同建设人类的太空基础设施,为人类文明的长久安全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报告还预言,2029年,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将从蓝图走向现实,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再向前进一大步,人均GDP达到准发达国家水平。2035年,一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文明面貌傲立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