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融资近6亿,这家公司冲破OLED屏幕“卡脖子”技术垄断 | 潜伏独角兽
作者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OLED行业迎来历史性的一刻。在追赶10年后,中国OLED屏幕产量首次超过韩国,位列世界第一。国内手机中,曾经10台有8台用的韩国屏幕,如今这一数字已经降到2台。
OLED显示具备了传统显示技术难以达到的高对比度、超薄、高响应速度以及可弯曲折叠等特性,其已被市场印证是新一代的实用型新型显示技术。
目前OLED供给产能的一半以上已集中在我国,全球OLED显示面板投资已达万亿水平。但同芯片产业一样,目前OLED制造在关键材料/设备上依然存在几个被“卡脖子”的瓶颈。
OLED蒸镀使用的FMM(Fine Metal Mask,精密金属掩模版)就是这样一个核心模具,它直接关系到面板厂核心工艺能否运作,并直接关联显示面板能否显示与显示品质的好坏。
FMM的全球市场供给95%来源于DNP(Dai Nippon Printing,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一旦断供,全国各大面板厂如京东方、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维信诺、和辉光电等各大面板厂的OLED产品将会全线停产,损失影响不可估量。同时三星电子也在借由与DNP的战略配合,意图通过FMM的品质代差独占市场,减缓中国OLED产业抢占韩国份额的速度。
这种平静的垄断和阻挡当然不会一直持续。尤其是世界贸易格局改变后,一些让人不安的变化正在发生。
2020年初,刚从维信诺离开的徐华伟在精测电子董事长彭骞的支持下,决定进入这个细分赛道。“整个OLED面板产业越来越往东亚集中,局域化产业链的风险加剧,高品质国产替代的需求就摆出来了 。”
2020年9月,徐华伟成立「众凌科技」,公司专注于OLED面板生产用核心冶具FMM的规模化量产以及高品质国产化替代,为OLED面板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团队方面,管理高管及部分技术团队来自下游大型面板厂(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等),以及台籍和韩籍同行业专家和上游金属材料团队,一线技术员一百余人。
2021年底「众凌科技」第一批产品试产,2022年G6高端产品一次送样通过,2023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量产G6产品,属国内首家。在此期间,「众凌科技」于2021年完成A轮、A+融资2.4亿元,2023年B轮股权融资近2亿元,2年时间估值已近20亿元人民币;期间B轮融资由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领投,新恒利达跟投。
今年上半年,「众凌科技」再获超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广发信德领投,苏州创元、金浦创新跟投,多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参投方有瑞芯资本、长证创投、招银国际、中科创星、上海联新等多家知名市场化投资机构。
一个未被注意到的细分蓝海
FMM是面板厂OLED生产工艺的关键必备消耗性模具。
FMM全称为高精度金属掩模板(Fine Metal Mask),是所有进行OLED面板生产的工厂需要的关键性模具。OLED面板工艺大致由背板、蒸镀、模组等几段组成。FMM品质好坏直接影响到蒸镀段的良率高低和产品显示品质的好坏。尤其是超高精细度(High PPI)OLED面板的生产,对FMM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有很高要求。
FMM属于一个关键性的细分材料端市场,长期处于寡头垄断局面,存在很强准入门槛。全球来看,目前能生产对应超高规格OLED面板的FMM供应商仅有日本DNP一家公司。「众凌科技」CEO徐华伟告诉36氪,2023年全球FMM需求45万条左右,95%以上由日本DNP公司供给。在有限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链风险巨大。
由于商业原因,DNP对不同客户的产品供给存在着品质代差,供给国内面板厂的FMM规格低于其供给三星的规格,国内大部分面板厂拿不到一流的FMM货源,交期也长,导致工厂良率受到极大影响,也限制了国内面板厂制造高端超精细OLED面板的能力。三星也基于该优势得以减缓国内OLED面板厂奋起直追的势头,给自己寻找新的机会延长时间。
目前全球万亿OLED面板投资,中国占了近一半以上。随着OLED面板供给竞争加剧,国内面板厂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但是由于DNP的差异性品质供给策略,国内面板厂的面板品质相比三星始终有差距。
可以说,FMM的供应已经成为中国与韩国OLED技术竞争决胜的重要一环。
除DNP之外,中韩台投资FMM的公司众多,但从未改变DNP独占市场的格局,主要原因是没有因瓦合金的解决方案。
FMM制造的核心瓶颈有三个:一是行业垄断门槛极高,二是核心原材因瓦合金(特定比例铁镍合金)薄带的品质检验难,三是FMM的生产制造工艺极易离散。
DNP多年以来一家独大,除了有较良好的生产控制工艺之外,对于核心原材因瓦合金的独占是最关键的原因。
FMM的上游核心原料因瓦合金(铁镍合金)箔材主要来自日本日立金属,该公司与DNP签了主流产品的独供协议,形成了产业链的垄断。
因此,徐华伟决定带领团队解决这一痛点,从下游往上游入手,彻底改变局面。
打破不可替代的神话
要彻底解决国产化FMM的批量量产问题,进而解决OLED行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就需要彻底解决上游核心因瓦合金原材的开发和量产供给问题。
想明白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以后,2020年,「众凌科技」开始开发因瓦合金原材料。
由于因瓦合金的精度和品质要求远高于传统金属行业的加工标准,且市场过于细分,导致材料的开发周期较长,开发成本高昂,一般的钢铁企业很少有意愿和能力入局开发。
因瓦合金运用于高精度FMM生产,其核心品质要求有材料超高纯度(夹杂物含量少)、薄带板型和表面缺陷控制良好等。
日立金属的因瓦合金薄带无论在纯净度上还是板型控制上,都远优于市场上其它供应商,这与日本市场极度细分造成的开发优势有关,这种优势也造就了这几十年来DNP对FMM的垄断。
徐华伟认为,国内客户端最大的痛点在于“DNP对客户有供给歧视,也造成客户的高端产品需求很难被满足”。
因此,从客户端下手,公司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走“高举高打路线”,与DNP主流产品进行正面对决。从开始拿着样品去发展第一个客户的时候,徐华伟团队就拿出了为客户全面兜底的诚意。毕竟,客户一旦尝试和其他企业合作,就会受到DNP排他协议的断供威胁。在这种处境下,「众凌科技」还是仅用1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行业主流G6产品,对应手表、手机、折叠、平板、笔电、车载屏产品的全面验证和交付,这在行业内属于首家。
产品上看,「众凌科技」通过2021年大量的技术测试和针对设备工艺的全面超规格定制,以及2022年在产品设计端与因瓦合金原材和OLED蒸镀的工艺研究开发,于2023年彻底打通了行业长久以来的工艺黑箱,将“因瓦合金材料——FMM生产——蒸镀应用——终端显示”的技术链条首次贯通,真正意义上将FMM产品的规格与终端显示关联起来,大幅度降低了行业的产业链无效损耗。
徐华伟告诉36氪,「众凌科技」的产品,目前已经应用到了各类终端品牌的中高端旗舰产品,覆盖手表、手机、折叠、平板、车载各类产品,品质在所有客端口碑第一,且具备国内唯一、全球唯二的中大尺寸产品供应能力,国内主要客户主流产线已基本达到全覆盖,成为实质上的国内FMM龙头。
材料端看,短期内「众凌科技」通过对下游客户工艺的了解,延伸到上游合金材料,进行特殊的筛选、拦截、后期改性处理,大幅提升投入产线的因瓦合金薄带品质,使其能满足客户的品质需求。中长期上,「众凌科技」从源头开始研发因瓦合金的熔炼、锻造、冷轧工艺,完成全产业链条的开发和品质提升,满足FMM使用的需求。
目前,据徐华伟介绍,通过近四年的开发,「众凌科技」已经完成了因瓦合金从熔炼到冷轧薄带的开发,并已经推进到量产。2023年12月,首批用国产化因瓦薄带生产的FMM已送样给国内关键客户,并于今年年4月通过客户端的初步量产验证。预计年底国产化因瓦合金薄带的替换率能达到10%以上。
质量上看,2023年底,40um的纯国产因瓦合金薄带已经超过现有进口材料的水平,经后期改性处理后接近日本日立金属水平,部分核心指标已经超过日立金属(比如金属夹杂物含量)。2024年底,将完成25um后的因瓦合金薄带开发和量产(日立金属主要量产用合金薄带品类)。
至此,「众凌科技」从材料、产品品质,均已打破日本DNP、日立金属、韩国三星的封锁限制,实现了国内OLED显示行业国产化FMM“0”的彻底突破,并已开始踏入“1-100”的阶段。
在「众凌科技」以前,有许多公司走进这个细分市场。徐华伟回忆,早在2013年时,就有中韩日公司入局,但因为市场需求不足、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关键材料未突破等等因素,到2018年“几乎死光了”。
「众凌科技」的出现踩中了正确的时间点,让自己的技术找到了出口。如今,DNP的全球垄断已被突破,不但国内面板厂的单一供应商风险大幅减小,三星意图通过DNP来限制中国OLED企业追赶三星的战略也已梦碎。未来,国内OLED市场或将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