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销量全指望精灵#5了

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和吉利汽车集团共同持股的合资公司,电动化转型之后,smart推出的新车是越来越大。2024年成都车展上,smart又带来了史上尺寸最大的产品——精灵#5。在管理层的期待中,这款车肩负着拉起smart销量的作用。

文 |黄硕

编辑|田晏林

运营|鱼猫

在燃油车时代,smart一向以小巧可爱的设计,以及精致灵活的体验闻名于世。而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脱胎换骨的smart先后推出了精灵#1和精灵#3,这两款纯电动车型的尺寸,一个更比一个大。

新时代smart的尺寸相比原先fortwo(两门车)、forfour(四门车)的时代全面加大,车型定位也从原先的微型车/小型车,摇身一变成为了SUV,更贴近主流市场。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太激烈,尽管smart精灵#1和精灵#3针对市场环境进行了官方售价的下调,目前这两款车型的起售价已来到15万元级,但易车App显示,2024年1-7月,精灵#1和精灵#3分别售出了10573辆和4407辆。

要知道,2024年,smart在国内市场定下的销量目标是5万~6万辆,显然压力不小。

不过在今年成都车展上,smart高调打出了一张不折不扣的王牌——精灵#5,一款定位中型SUV,个性化更浓的“方盒子”车型。

▲ 2024成都车展,全新smart精灵#5。图/smart中国官方微博

smart精灵#5是该品牌有史以来最大的车型,其车身尺寸甚至盖过了奔驰GLB,堪称smart历史上最“离经叛道”的一款车。

在smart中国营销公司CEO易寒看来,smart精灵#5的出现,就是要改变大家对该品牌根深蒂固的印象。这款个性化车型并不是奔驰造型师为了炫技,而是真的出于市场的需求。

而且在他的期待中,相比smart精灵#1、精灵#3,这款车要能承担起实现销量翻倍的作用。

可是,现在市面上“方盒子”太多了,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smart精灵#5的竞争力是什么?虽然有奔驰设计,叠加吉利制造的双重保险,但这两大股东也有不少同类产品,如何避免跟“兄弟”车型竞争,smart又是怎么想的?

8月30日,在成都车展媒体日上,smart中国营销公司CEO易寒分享了电动化转型之后,该品牌在产品、技术、营销和战略规划上的思考。

以下为沟通会问答节选(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有删改):

smart为什么越来越大?

问:全新smart精灵#5创造了smart品牌很多的史上第一次,它对于smart品牌的意义是什么?

易寒:全新smart精灵#5在改变smart过去给大家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印象。在概念车阶段已经宣布这是史上最大的smart、最野的smart、最方正的smart,它不是奔驰的造型师为了炫技做一个更个性化的产品,而是真的出于市场需求。

在原来fortwo那个时代,smart尽量要做小,因为要适应城市拥堵的路况,适应城市停车和交通各个方面。而今天,从smart精灵#1到精灵#3,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对多元生活的需求,包括从城市走到户外的变化。所以对于smart这样一个品牌,你做什么样的车型,就有这样一个意义,这是趋势性的改变。

▲ smart 精灵#3号正式在澳大利亚上市。图 / smart中国官方微博

smart不只是为中国市场。从产品定义一开始,smart就要考虑中国、欧洲和海外三个主体市场共同的需求。一个国家每年几万台,如果能够摊开进入成本的话,那么积少成多,这些海外市场也是很可观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如果长期只关注中国用户的产品定义和需求,就显得没有那么全面了。所以我们才会做出像全新smart精灵#5这样的改变。

问:全新smart精灵#5有哪些亮点?如何理解它是“含奔量”最高的产品?

易寒:精灵#1、精灵#3,你进去看,它还是一个小精灵、可爱的造型,但全新smart精灵#5的内饰设计已经完全是走豪华路线了,同时这个车的四个门上,你会看到像奔驰一样的座椅调节按钮,是第一次从座椅上改到了车门上。

所以很多人一打开车门,都说这不是奔驰吗?我说对呀,这个车的设计师就是做奔驰的,所以他也是非常大胆地去运作。

▲smart精灵#5座椅按钮从座椅上改到了车门上。图 / smart官方

我们一开始还纠结要不要把座椅的按钮设计在车门上,但是奔驰的设计师给反馈,说因为这台车更大了,使用场景更多元,不管是男性用户还是女性用户,如果戴着手表去调节座椅是容易划到手表的,所以他把这个按钮做在了门上。这个细节很打动我。

问:现在市面上“方盒子”太多了,在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是非常卷的,这款车的竞争力是什么?

易寒:虽然它很方盒子,但这个车上没有一个你能看到的直线棱角,包括你把精灵#1和全新smart精灵#5对比来看,会发现他们的造型语言还是非常一致的,这也就是奔驰设计师一直在强调的所谓的“感性·灵锐”的设计语言。你去看现在奔驰的SUV,其实车身上也没有很明显的棱角、线条,所以他们的设计有一种共通性。

除了设计以外,这台车多元场景的适应性,显见的就是这个户外奇旅探险包,包括全新smart精灵#5在智能技术上的一些应用和加持。

目前,精灵#1、精灵#3所在的中国紧凑级新能源SUV市场,一年的体量大概160万辆,但是全新smart精灵#5所在的中型新能源SUV的市场,一年的体量是600万辆,将近4倍、5倍于现在smart精灵#1、精灵#3的市场体量。

全新smart精灵#5进入到更主流的市场,这个市场也更卷,竞争对手会更多,也会更强。但我们也看到了机会,很多竞品在造型上会屈从于新能源主流的一些造型元素,还有另外一类是纯粹硬派越野,又很刚。而全新smart精灵#5处在这样两群人中间,可城市可越野。

另外,从全新smart精灵#5的颜色上看,成都车展上展出的是秘境绿,是丛林之境首发版专属的颜色。车展公众日我们还会摆出一台流沙金的颜色,也是我们此次车展期间的主推色。除了这两个颜色之外,后续还可以期待更多。

还有,smart很早就开始打造全新smart精灵#5的附件装备,所以这个车有户外奇旅探险包。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比如你把车要变成床,车里会有一些附件。

▲smart精灵#5流沙金。图 / smart官方

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东西?因为对于用户是谁,用户需求在哪里,如何去差异化地满足,我们在逐渐清晰。这些用户怎么用这台车,就是我们做这台车很重要的出发点。

问:全新smart精灵#5的人群画像是什么?

易寒:有,但是很复杂,因为从目前角度来说,没有销量验证。但那些生活在城市,喜欢户外露营,但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天天去的这群人,是全新smart精灵#5非常特征化的用户。

问:smart精灵#1、精灵#3的男女用户比例是多少?对于精灵#5有什么期望?

易寒:统计这两款车累计的交车用户,目前女性用户的占比接近70%,其中精灵#3的男性用户略微多一点。这是从品牌的吸引力到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女性会更喜欢这个车。

对于全新smart精灵#5来说,男性会成为这个车的主导消费者,预测男性购车比例会超过50%。但具体有多少,有待市场验证。因为精灵#1和精灵#3的体量,决定了这台车不能成为家庭的唯一,但全新smart精灵#5的尺寸和体量,以及这个车的适应性,它可以成为部分两口/三口之家的主流用车。

要“小而美”,还是“大而全”?

问:目前来看,宝马MINI还在延续它原来的风格,但是smart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为什么?

易寒:我想反问一点,如果我固守传统,前路艰难,那么我为什么不在坚守经典的同时,也选择与时俱进呢?smart现在选择这个方向,守住了品牌的经典,但个头小不是smart传承的经典。之前,smart品牌全球公司CMO张明霞多次讲过,别把smart想小了。

smart自1998年首次面世,奔驰内部就从来没有定义它只做微车、只做小车,这个品牌从开始就定义了三个原则——纯粹、热爱、超越期待。它让你觉得惊喜,是这个车很重要的设计原点。

▲全新smart精灵#5。图 / smart官方

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做这样一台车(指全新smart精灵#5)?那么大体量市场在那里摆着,欧洲240万辆,中国620万辆,我们为什么不往这个方向去?我们既要传承经典,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包括欧洲的团队跟我们的交流也是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在欧洲也没有人认为smart就只能做两座车,反而中国有很多用户会很坚守这个观点。

问:有没有想从原来的“小而美”,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易寒:你觉得“小而美”的品牌,它自己甘于小而美吗?当然少数超豪品牌除外,它必须保持纯粹性,保持手工做工,所以规模不适应开太大,但是工业化一定是以规模取胜的。

我们讲中国、欧洲和海外4:4:2这个格局,这个其实就是smart的规模,中国如果卖10万台,我们在全球就可以实现大概20万~24万台的量,所以我们要追求边界性。smart不满足于成为一个“小而美”的小众品牌,但我们也很清醒地知道,我们的品牌不太可能做到航空母舰的体量。

问:smart在“卷”什么?

易寒:smart品牌本身自带流量,只是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没必要卷到流量手段上。所以在所有活动上,我们一直强调以品牌为先,而不是主要依赖管理层出镜。因为做好smart本身品牌的流量运营,同时让更多的用户能够参与到smart的共创也好、活动也好,让它可以刷新这个品牌的流量。

▲全新smart#5丛林之境首发版中国首秀。图 / smart官方

至于smart卷什么?我们还是希望在smart本身传承和发扬的这条路上,能够更好地找准产品、营销和服务的脉络,能不能有些未来产品迭代上的变化,这些是我们要研究和考虑的。

问:smart前面有三个定语词,一个是新奢,一个是智能,一个是纯电。但这5年,越来越多原来专注纯电的品牌都在增加插混、增程。smart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易寒:吉利和奔驰两位股东在技术储备上对我们的加持,只要想增加插混、增程,都是有实现的可能。但是我们干与不干,采用什么技术路线,不是厂家领导或者政策导向的预判,在于市场的投票、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些选择对我们不难。但是这个市场绝对不是说今天看到某个产品已经在逐步地增长,两年以后还是这样,这个预判其实是很难的。

问:在整个行业中,smart的智驾水平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易寒:目前smart的智驾水平处于主流地位,我们并没有一味地给市场增加成本去卷行业的前列,因为这个确实是市场需求决定了你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目前smart Pilot Assist 2.0版本车型的精灵#1选装率不超过1%。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女性用户对这款车智驾的需求其实是不高的。

当然很多用户说你把自动泊车给做好,远好过让这个车自己在路上开,这是很多女性用户的心声和需求。所以我们目前主流的车型采用的5R1V( 即5毫米波雷达1摄像头)这个方案,相比我们持续去投入在12V(即12摄像头)那个方案上去做城市和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前者要更实际。但是全新smart精灵#5是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smart,它会储备更高阶的智能驾驶能力,但我还是这个观点,要理性对待智驾。

不会盲目投放太多新车

问:smart有两大股东,如何避免跟“兄弟”车型的竞争?

易寒:我们跟兄弟品牌的产品,底层逻辑一样,但是用户看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车体、造型、车机、智驾和智舱,这些用户能够感受和体验到的东西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个很好的区别。

第二点,从用户选择来说,smart品牌还是有它根深蒂固的用户认知的东西,从我们的用户调研来看,目前smart整个品牌溢价能力,是高于很多其他品牌,至少在新奢这个序列。

另外,我们在内部的技术协同上更多强调的是用户感知的差异化,而在用户感知不到的地方,比如能够实现规模化、产生效能协同的地方,我们会尽量集约(即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来避免内卷。

当然从营销角度来说,我们的渠道也不同。smart在中国以外的市场是全面借助奔驰的渠道,以店中店的方式销售。作为smart母公司之一,它可以授权smart进入到它的渠道销售。

而在中国,我们采用了独立渠道的方式,去联合代理商自建smart的销售展厅和服务渠道,其实在品牌转型新能源时就已经定下来这样一个规则了。

▲smart精灵#1号和smart精灵#3号正式在澳大利亚上市。图 / smart

这样的好处是,我们的产品上市以后,可以很快进入到全球市场,相比国内很多友商、新势力更便利。比如说全新smart精灵#5上市,只要我们的产能够,可以同时开放30个国家进行销售。

问:尽管今年市场的量还不错,尤其是中国品牌,但大家最大的问题是“有量不赚钱”。您对当前汽车市场有什么评价?

易寒:今年一季度各家车企基本上都很难,而且各大车企的完成率都很低。二季度,我觉得是在震荡起来的这个阶段,三季度开始有蓄力。8月份,我们看到整体市场有复苏的迹象,进入到9月份,乃至到四季度,整个市场会迎来比较高速的增长。

但是结构性的调整还体现在中间段的这些核心品牌,豪华品牌会复苏,中国品牌,包括新势力的产品,我觉得会有明星产品持续出现。

今年我也明显感觉到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大的经销商集团,他们也在经历这种洗牌,做品牌的一些合并、做品牌的一些调整。但无一例外,这些老板们都对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持乐观态度。

前年到去年芯片紧张、电池涨价、能源在调整,所以整体涨了一波价,让我们的C端用户其实是抱怨很大的,大家都以快出手、早买车为先。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第二季度,整个市场的价格在一路下跌,我觉得这个不只是主观上的调整,它其实也有客观上供应链的下调。但是这种下调就会导致一个恶性的变化,就是对买车持观望态度的用户更多了,这种观望又加剧了厂家的不安定情绪,加剧了大家耐心的限度。

从外部来看,现在的中国厂家都在卷,但其实这个卷不是我恨你,我才去卷,而是因为大家都着急,我们没办法才去做主动调整。但我觉得接下来市场一旦回暖,对于整个链条中间的利润性的改善会有好处。

问:全新smart精灵#5具体的销量目标是?

易寒:从我的预期来看,第一阶段,对比smart精灵#1、精灵#3的销量,全新smart精灵#5至少要实现销量翻倍。但未来的走势,我谨慎乐观。乐观的是宏观市场,谨慎是在于我们现在渠道的布局、网络的密度、服务的水平、品牌的认知,这些都需要我们持续优化。下一步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有待市场去考察。

问:从推出的新车型看,smart乐于去打破用户的刻板印象。除了已经披露过会推出两座的车型,接下来的车型规划是什么?

易寒:smart保持一年一款新车推出的节奏,全新smart精灵#5从2024年初概念车亮相,到今天我们量产车亮相,大概在下下个月,我们会投入市场交付。这是今年主力的产品,明年一定也有全新车。

其实smart精灵#1、精灵#3到明年也有三年了,也会迎来产品的改款、迭代,所以这个产品节奏是保持我们销量持续能够稳定且增长的基础。比如说我们中国的产品会比欧洲和海外主体的市场提早5~6个月,接下来你会发现我们在市场上的动作还是会不少的,但是我们不会盲目往市场投放太多的新车,没有边际效应,渠道也承受不住。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