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李政道,牛津物理学教授:他的发现仍激励着今日研究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梁旭琦 广州报道
美国时间8月4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逝世,享年98岁。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讣告中表达了对李政道的深切悼念:“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师之一,李政道先生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力求突破,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持久而明确的贡献。”
李政道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他于1943年至1945年间就读于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并于195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在1950年至1953年间,李政道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自1953年起,李政道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直至1960年。1960年至1963年间,他同时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首位华人诺奖得主
李政道在物理学研究方面长期耕耘,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1954年,他提出了“李模型”,对探讨量子场论基本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1956年,他与杨振宁一起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这一论断在翌年得到了实验验证,两人因此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这是华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李政道在正反粒子变换和空间反射联合变换下的不守恒问题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进入70年代后,他在建立和发展孤立子的量子理论、提出反常核态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随机格点规范理论、将时间作为分立动力学变量并进而建立分立动力学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发表了大量科学论文,并著有《场论和粒子物理学》等科学专著。
李政道的工作不仅为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激励了后续的研究,为科学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英国牛津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约瑟夫·康伦(Joseph Conlon)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表示,20世纪物理学的一大概念性发现是认识到宇称不守恒,自然规律在左右之间存在区别。“李政道的这一发现奠定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是我们现代对自然及其规律理解的基石之一。理论物理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是理解宇称对称性在宇宙中会破缺的根本原因。李政道的这一最初发现仍然激励着当今对标准模型及其起源的许多研究。”
对中国物理学界影响深远
心通天宇,情系华夏,李政道先生的一生远不只有诺奖。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物理学人才,为中国的高能物理跻身世界前列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0年代回国后,李政道创立了改革开放后首个国际人才交流项目——CUSPEA计划,即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该计划于1980年开始实行,直到1988年,共举办了9期,加上1979年试点性考试选取的18人,总计派出915名中国留学生赴美攻读物理专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唁电中提到,李政道推动了我国高能物理领域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建设,极力助推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建言设置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制度,设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等,“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悼念李政道,文中提到,1974年5月,李政道先生曾向国家领导人建议“推荐出很少数的、约十三四岁且有培养条件的少年”,建设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促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建立。少年班成立后,李政道先生一直保持关注和支持。他曾两次到科大与少年大学生座谈,四次为少年班题词,表达了对祖国教育事业和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自1972年起,李政道多次回国讲学,调研招生、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思考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大学在悼念李政道先生时提到,“李政道始终牵挂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文中提到,1991年,李政道在浙江大学创办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开启了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科建设的新时期。2021年,在中心成立30周年之际,李政道亲笔写下“格物致理 求是创新”的希冀。
李政道先生的一生不仅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才培养。他的科学精神与教育理念将继续激励着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学子不懈奋斗,传承其对科学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