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順遂」都是前世造成?換個角度想,每個當下都是新的開始

「轮回」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四大种姓及贱民都将于轮回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不过作家吴若权认为,生死轮回即在此刻,每个当下都是新的开始。 图/Shutterstock

每个当下,就是新生

放下过去、抛开未来此刻就天堂

尽管在十二岁前我已透过函授的方式,获颁完成圣经课程的证书,对基督教的理念及圣经故事有些了解,但毕竟钻研得不够深入。以我粗浅的认知:大部分基督教的朋友,不讲「前世」和「轮回」。「轮回」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认为四大种姓及贱民,将于轮回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

佛教阐述的「轮回」是一个过程,死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程序,再进入另一个新生命体内,可能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唯有修行到达涅槃的境界,才能够摆脱轮回。

另一些对「时间非线性」主张深信不疑的好友,对「前世」和「轮回」的时间轴,可能有不同的见解。

为了不陷入太多深奥的辩证,我倾向开放性的态度,认为它有存在的可能,但也未必一定存在。或许它对某些人有意义,但不是最关键或最重要。

研究「量子物理学」的朋友,对「前世」和「轮回」也有独特的解释方式。其中有个朋友主张「立即轮回」的说法,他举例说,你看桌上的水杯,安静地伫立在那儿,其实它已经经过了很多次轮回。

听懂的人,就听懂了;听不懂的人,愈听愈糊涂。我想那是因为听不懂的人,心中始终有个传统观念的障碍,以为所谓的「前世」和「轮回」都必须经过具体的生死关卡,但那还是被「线性时间」的观念限制住。

若时间并非线性的,「前世」和「轮回」可以在当下完成,连朝生暮死这一个过程都不必等待,只要完全明白自己可以免除匮乏于爱的恐惧,获得疗愈,并感到圆满,立刻就是重生的开始。

活着不是为等待死亡;生死轮回就在当下

这个观点可以为东西方的佛教和基督教,找到一个很相似的共同交集点,就是「当下」的概念。放下过去、抛开未来,此刻就是天堂。

当你愿意相信,并且可以做到,就不会落入「前世」和「轮回」的负面圈套。如同前述,有些人把此生的积习难改,推给「前世」的遭遇太坎坷,有些人想要行善的目的,不是真心无条件要对别人好,而是想要替自己买一张消除过去恶行的赎罪券、或是来生可以进入天堂的入场券。这些想法与做法,都无助于当下的觉悟。

奥修(Osho)曾经表示,生死轮回与解脱是经验,而不是信念。他是知道它,而不是相信它。

明代传颂至今的《了凡四训》中,有关「立命之学」提到:「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作者是笃信佛教的袁黄先生,在六十九岁高龄,将一生体验的处事智慧编写成书,希望劝世行善。他辞世于七十四岁,比当初算命先生讲的「只能活到五十三岁」远有过之。

或许他在三十六岁那年(西元一五六九年,隆庆三年)遇金陵栖霞山云谷禅师,听讲行善积德可以改造命理,如大梦初醒,舍弃原名袁黄,而改名为了凡时,他已经在「前世」和「轮回」之间,走过一遭复活的路了。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说得多么有道理啊!活着不是为等死;生死轮回即在此刻。每个当下,都是新的开始。

《当下就是新生:向宇宙召唤幸福,踏上灵魂锻炼的旅程》。 图/悦知文化

本文摘自《当下就是新生:向宇宙召唤幸福,踏上灵魂锻炼的旅程》,2024/04/01悦知文化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