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也有航运?

NO. 514 作者:听风者 制图:傲慢的上校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天山南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由发源于天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汇流而成,一路向东,最终注入台特玛湖。作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塔里木河深居内陆,临近沙漠,气候极端干旱,水量稀少,并不符合航运条件。

结冰的塔里木河。图源wiki。

其实不然,塔里木河干流水量较为充足,河面宽阔,且地处盆地边缘,河流落差很小。早在1899年9月下旬,瑞典人斯文 ·赫定一行人就从莎车乘木船沿叶尔羌河进入塔里木河 ,航行三个多月后 ,在库尔勒新湖附近上岸。虽然乘坐的只是狭小的木船,但这次航行几乎贯穿了整个塔里木河干流,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塔里木河全线航行的可能。

二十世纪后,人们正式开始发掘塔里木河的航运价值。

民国时期,政府在新疆提出“水利第一,交通第一”的口号,意图大力发展新疆水利交通,在南疆地区,首当其冲的便是塔里木河。1943年,政府组织专家考察团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长达近一年的综合考察,其中以沙玉清为代表的水利考察组在对乌鲁木齐(当时称迪化)、阿克苏和焉耆等地实地考察后指出“塔里木河为南疆巨川 ,利益最溥”,并提出在库尔勒设立塔里木河水利委员会 ,专门负责塔里木河水利开发。

我国现代农田水利学科的创始人沙玉清。图源wiki。

在具体开发中,考察组认为塔里木河中上游阿克苏段河流多支流且蜿蜒曲折,河道较浅,需固定河槽或开凿部分并行运行河道;而下游尉犁至孔雀河河段水量充足,河流平缓,只需稍加整治即可形成良好水道。如此一来,塔里木河流域的粮食物资可经航运汇聚尉犁,向北经由公路运送至乌鲁木齐,从而实现连接首府、联通天山南北的交通格局。

乌鲁木齐。图源wiki。

流经库尔勒的孔雀河。图源wiki。

1944年,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加之乌鲁木齐附近粮食产量有限,公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外调粮食困难等原因,新疆尤其北疆出现了104400余石粮食缺口,从塔里木河所在的南疆地区调粮已成各方共识。于是,塔里木河航运工程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

就在各方紧锣密鼓地进行航运工程建设的同时,超乎预期的困难也逐渐显现。1945年,公路局参与工程建设并提出塔里木河五年整治计划 ,提出经过疏浚 ,使河床在枯水期能保持 1.2米以上水位 ,分步骤五年内完成,以达到通行汽船的条件。为了连通乌鲁木齐,还计划打通孔雀河上游与博斯腾湖,从而实现塔里木河至尉犁,尉犁至库尔勒,库尔勒至博斯腾湖,继而抵达和硕的向北航运水道,最终在和硕转换公路抵达乌鲁木齐。为此,省政府拨款三千万元用作改造和试航。

从博斯腾湖是水道的最后一站,抵达湖北岸即换乘汽车向乌鲁木齐进发。图源wiki。

1948年8月,经过近四年的河道改造,田粮处石蕴玉等驾驶皮筏实施试航 ,用时 24天即从阿克苏到达尉犁,宣告试航成功。此后,皮筏木筏航运正式开航,南疆各地加紧建造皮筏木筏,水上粮食运输逐渐兴起。然而,皮筏木筏体量小、航速慢,运量极少,终究难堪大任,建造并通航机动船才是最终目的。1949年8月 ,机动船竣工 ,船长 6米、宽 3米 ,吃水 0.7米。9月 17日,机动船从尉犁下水启航 ,航行 3天到库尔勒境内的普惠 ,因水深湍急,芦苇阻道不能前进而被迫停试,可见四年河道改造治理效果微乎其微。9月,新疆解放,长达数年的塔里木河航运工程正式宣告失败。

从阿克苏到尉犁。图源wiki。

新中国建立后,1959年自治区政府实施“南粮北调”工程,计划从阿克苏地区征调粮食,经塔里木河运抵北疆。为此,交通厅紧急建造13艘载重10吨左右的平地木船,并在阿克苏地区组建了一支运粮船队。1960年,运粮船队历时四十多天,行程七百公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120吨粮食运抵尉犁并转运乌鲁木齐。此次航行不仅大大缓解了北疆地区的粮食缺口,更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对塔里木河航运的希望。此后,塔里木河航运逐步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二十世纪下半叶,关于塔里木河航运的讨论逐渐淡出视线,“断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

1950年,塔里木河流域总共只有150余万人口,到二十世纪初,这一数据增长至近千万。人口的增长使得沿河农业灌溉面由34.8万公顷增加到132万公顷,进而导致用水的剧增,塔里木河多处河段出现断流,断流时间长达三十年。由于没有充足水源的补给,断流河段陆续出现了胡杨林死亡的现象,仅从1958年至1979年的20年间,塔里木河周边的胡杨林面积就锐减了32%。

塔里木河滋润着的绿洲。图源wiki。

1972年,为了给塔里木垦区供给灌溉水源,当地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用于拦截积蓄上游河水,导致塔里木河干流自该水库至台特玛湖300公里断流,台特玛湖也于 1974年干涸。2009年,由于多年来无序开荒和无节制用水,塔里木河断流河段达长达1100公里,超过河流总长一半长度(总长2179公里),比肩干流长度(1321公里),引起人们对该河生态保护的强烈关注。

西海子水库。图源NASA。

“断流”自然终结了航运的开发,河流生态治理迫在眉睫。自2000年起,源头及上游所在政府开始开闸向下游输水,经过二十次输水后,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位提高、河水丰沛、绿洲不断扩大,重新焕发了活力。塔里木河的恢复使得人们以为近半个多世纪建设的航运工程就要再次提上日程并实现的时候,南疆铁路时代已然来临……

早在民国时期,新疆政府就考虑过通过公路运输南疆粮食物资,当时南疆已有乌鲁木齐到阿克苏、喀什、和田的公路干道,总里程达1564公里。然而这些公路由于年久失修,桥梁涵道部分垮塌,道路状况不容乐观,根本无法承担大型货物运输任务,于是才另辟蹊径修建塔里木河航运工程。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修复扩建了原先的公路干道,公路运输得以畅行无阻,但受制于山区季节性降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公路运输量仍然有限,长此以往,铁路建设势在必行。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并无铁路,1952年,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即兰新线在兰州破土动工,六年后越过甘肃和新疆交界的红柳河,新疆迎来铁路时代,1962年铁轨铺至乌鲁木齐,兰新铁路正式建成。

兰新铁路进入新疆。图源wiki。

此后,从1971年到1999年,兰新铁路自吐鲁番向南延伸至库尔勒,继而向东延伸至阿克苏和喀什地区,至此新建成的南疆铁路与塔里木河航道基本贴合,运输量和运输效率大为提高(2019年,南疆铁路正式进入万吨重载运输时代),阿克苏和喀什等地的粮食物资再也不需要通过皮筏木筏运抵乌鲁木齐,塔里木河航运开发的必要性也随之大大降低。

南疆铁路已然成为运输大动脉。图源wiki。

近年来,塔里木河航运只存在于部分段落,且多为小规模运输往来。相较于航运功能,未来塔里木河的定位主要是在生态方面,一定程度上来说,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好坏,关乎南疆乃至整个新疆的生态安全。具体来看,塔里木河的可持续发展,向南可以阻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向北则更有力地屏护公路铁路大动脉,使得河流与公路、铁路各得其所、各司其职,这样也许比自身发展航运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资料:水利、交通与政治——国民政府开发塔里木河航运工程述评.车志慧;新疆塔里木河断流趋势分析与减缓对策.陈亚宁;中国最长内陆河遭遇旱情,断流河段长达1100公里.新华社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