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尋根示範點 福州首選10家

福州市28日举行「台胞寻根闽都行研讨会」,两岸专家学者及宗亲后裔围绕「寻根溯源 文化融合」主题进行研讨,会上为近期评选出的首批10家「台胞寻根示范点」授牌。

新华社报导,首批「台胞寻根示范点」分为血缘类、文缘类、法缘类三大类,囊括涉台人物故居、两岸宫庙与信俗场所、涉台文物古迹等。其中,血缘类4家:严复故居、林则徐出生地、陈氏五楼、林森故居;文缘类5家:福州文庙、陈靖姑故居、闽台闽王文化园、张真君祖殿、福建都城隍庙;法缘类1家:鼓山涌泉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去年9月发布,其中提出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活动。

当天研讨会由福州市政府主办,福州市台港澳办、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福建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致辞表示,如今,以三坊七巷、船政、闽王文化、城隍庙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为代表的闽都文化、信俗文化已成为联结榕台两地的重要精神纽带。下一步,福州市还将进一步挖掘全市范围内的寻根资源,加强涉台文物的保护修复,搭建更多榕台宗亲、信众、宗教界人士的交流平台。

台湾中华儒学总会理事长孔祥科致辞说,台湾七成以上人口祖籍福建,不论宗教、风俗、建筑与饮食,几乎都可以在福建地区找到源头与联结。

本次研讨会是福州市「台胞寻根工程」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上,两岸嘉宾就进一步发挥福州祖地文化优势及作用,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助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