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医学大学双和校区启用 发展生医转译基地

台北医学大学今(1)日举办双和校区启用暨63周年校庆典礼,校方宣布正式启用双和校区,未来将成为国内生医科技发展的重要基地。副总统赖清德(中)也受邀出席。(台北医学大学提供)

台北医学大学今(1)日举办双和校区启用暨63周年校庆典礼,校方宣布正式启用双和校区,未来将成为国内生医科技发展的重要基地。副总统赖清德也受邀出席。

台北医学大学校长林建煌表示,2022年教育部核定台北医学大学设立双和校区,双和校区是以双和医院为主体,包括双和医院A、B基地,从双和医院第一医疗大楼、第二医疗大楼、行政大楼,到B基地的两栋新建筑-教学研究大楼及生医科技大楼。

林建煌提到,双和医院两栋新大楼总楼地板面积近2万3000坪,未来将整合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空间及生医转译的空间,借此促使临床医疗人员、基础研究教师及生医产业,有更多教学研究合作机会与场域。

台北医学大学说明,双和校区以美国宾州大学的创新园区为标竿,采Bio-Cluster概念,打造全国唯一,结合医学大学、医学中心、生医产业「三位一体」的双和生医园区。进驻的五大学院包括:医学科技学院、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及人文暨社会科学院,并设立多个双和共同研究室与学院位同一楼层,强化基础与临床研究空间的整合。另规划Biodesign Center、生医加速器、创新育成中心及产业共同研发中心等空间,强化产业链结。此外,也打造幸福空间(交谊厅)、健身房、图书馆及医护与教研(学生)宿舍,兼顾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副总统赖清德勉励,未来双和校区(双和生医园区)启用后,除了结合双和医院的临床资源之外,更将透过交通运输的整体规划,串连新北中和灰磘产业园区、南港国家生技园区,以及竹北生医园区、新竹科学园区等,形成一条国家的生技廊带,可望带动中永和地区的欣荣与繁华,引领台湾生医科技的蓬勃发展。

卫福部政务次长王必胜表示,2008年双和医院正式开幕,这是台湾医疗史上第一家以BOT方式经营的医院,回想北医大发挥愚公移山精神,盖好双和医院,如今B基地两栋全新大楼也落成启用,相信未来结合学校与医院的资源,一定可以发挥1+1>2的影响力。

教育部高教司长朱俊彰说,2022年8月,教育正式核定北医大设立双和校区。上月教育部公布高教深耕第二期计划,台北医学大学共获得2.76亿元补助,名列私校第一、全国第10名(一般大学),表现相当亮眼,期许北医新增双和校区后,持续深耕创新永续,迈向创新型大学典范,更上一层楼。

新北市刘和然副市长指出,国内首家BOT兴建的双和医院,就位于新北市中、永和地区,15年来照顾当地超过60万人口的健康,不仅提升当地医疗服务品质,也是守护新北市民健康生活的好伙伴。随着双和校区(双和生医园区)的启用,同时结合即将开发位在中和的灰磘产业专用园区,将再次带动中永和地区的欣荣,也勉励双和校区持续整合各界资源,创造医疗生技产业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