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峽谷 封園的省思和建議
四月三日花莲大地震已满月,花莲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太鲁阁国家公园,因交通和游憩服务设施遭受巨大破坏,已宣布无限期封园。何时能开园?有赖我们能否吸取震灾经验,深刻了解并敬畏太鲁阁峡谷的自然本质,以及就游客安全整合管理及生态防减灾教育做足准备。
在峡谷自然本质方面:二○○三年美国地质学会选择在最能反映「构造、气候和地景变迁」主题的太鲁阁国家公园举办年会。「构造」指板块构造作用形成快速擡升的年轻山脉,「气候」指台风豪雨等极端天气加速河流、山崩等地表剧烈侵蚀,两者交互作用形成快速「地景变迁」的太鲁阁峡谷。
二○○八年笔者一项太鲁阁国家公园「世界遗产价值评估」研究,也认取上述板块构造作用等「科学价值」,再加上壮丽峡谷的「景观美质」,做为太鲁阁峡谷在全球出类拔萃的两项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然而,这两项世界遗产价值如何兼顾?成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难题:游客乐于徜徉在太鲁阁,对于「山上升、水下切」所造成峡谷地景剧烈变迁的科学事实,认识不足且缺乏警觉。未来宜加强游客灾害风险教育和解说,让公众了解安全风险;壮丽景观来自地壳变动和极端气候,人力无法改变。
在游客安全整合管理方面:依据台大地理学系退休教授张石角的研究,可采三种策略降低风险:管理(如适时封园、分流)、治理(如喷浆、岩钉、挡土墙、防落石网栅、去危石等边坡工程)以及防护(戴安全帽、危石密集区设防护架和避难区)。然而第一项易引起游客及观光业者抱怨;第二项做愈多,对峡谷景观美质的完整性破坏愈大;第三项目前主要是戴安全帽。
二○○九年太鲁阁国家公园曾举办峡谷游憩安全议题研讨,学者专家认为此区不可能零风险,建议游客和观光业者亦需「自负风险」。然而管理单位需面对公众、旅游业者期待和要求一种「开放且安全的太鲁阁」,一旦发生落石伤亡事件,则可能担心国赔、刑责或外界批评。未来更需加强以「生态防减灾」为主题的游客安全整合管理及防灾教育解说。
此次大地震让我们看见中横公路设置以来最大规模的峡谷地景变动和灾害,各界普遍支持国家公园封闭修复。这段期间,也是我们谦卑认取太鲁阁峡谷本质和自然力量的大好机会!除了上述建议,也期待国家公园署积极投入峡谷未来经营管理所需的地质、生态、地景变迁、气候变迁、生态旅游、游客安全管理、防减灾教育解说等相关研究和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