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匠师联手 逍遥园重修旧好
逍遥园昔日模样,这是大谷光瑞在大陆、台湾、南洋各地设计兴建的别庄中唯二仅存的。(高雄大学陈启仁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位于高雄市新兴区的逍遥园,创建于1940年代,已将近80年历史,且拥有建筑装饰「唐破风」(正门屋顶装饰部件,为两侧凹陷,中央凸出成弓形),高雄大学建筑系教授陈启仁说,「唐破风」通常用于宗教建筑物,可以有这装饰的屋宇,非富即贵;台湾修复团队2008年展开首次调查,经10年调查、修复,如今完成复旧60%,预计2020年底可正式完工,重现当年逍遥园的富丽堂皇。
日人大谷光瑞于1940年代创建逍遥园,当时范围包含建筑本体250坪、庭园4000坪及占地1万2000坪的大谷农园,也是他在大陆、台湾、南洋各地兴建的别庄中唯二仅存的,逍遥园是他亲自设计的别庄,相当具有代表性,另一座别庄在大陆旅顺。
从墙壁上的石雕家徽、精致的木条装饰隔窗以及日洋混合的双客厅设计,可以想像逍遥园过去的豪华模样;其中,石雕家徽图样是日本西本愿寺的家徽,创建人大谷光瑞为西本愿寺净土真宗第22世法主,也是大正天皇的连襟。
大谷光瑞建造逍遥园时,已经年过6旬,有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以幼年在日本住过的飞云阁为样本,而建造逍遥园。特别的是,修复团队在这座2层楼的别庄屋内发现2座防空洞,复旧过程中也完整保留防空洞。
为了让逍遥园如旧地重现在世人面前,台湾修复团队还找来日本匠师,以「左官」(涂墙技术)、「柿葺」(屋顶修复技术)等传统工法复旧逍遥园。其中,更有许多材料特地从日本运送来台,另找了台湾南投竹山的专业师傅帮忙复旧。
陈启仁表示,这些复旧工法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木片在师傅巧手下被巧妙分割,厚度只有1mm(毫米),逍遥园的复旧工程也开启台日匠师间的交流,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办理类似交流活动,复旧古建筑同时传承传统工艺。
此外,高雄市都发局近年来也积极寻找地方特色,例如曾是高屏地区纵贯铁路往来门户的大树区九曲堂车站旧宿舍区,盼透过环境空间改造,打造成为「地方创生基地」,串联当地景点及带动地方发展,同时找回居民共同的记忆,寻找在地产业的演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