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首度成功标放巨口鲨210小时 一路向北移动112公里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26日公布,于今年6月11日在花莲外海成功野放1尾长达3.5公尺的巨口鲨,并取得210小时持续向北游的纪录。(海保署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海洋大学2021年研究推测巨口鲨在北太平洋洄游,以菲律宾及印尼附近水域为产仔场,之后朝北移动,在春夏之际经过台湾东部外海,然后横跨北太平洋抵达东侧,再返回印尼菲律宾水域。(海保署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26日公布,于今年6月11日在花莲外海成功野放1尾长达3.5公尺的巨口鲨,并取得210小时持续向北游的纪录,突破前次1990年在北美沿岸的50小时向南游的纪录。

巨口鲨于1976年才被发现命名,属于极为罕见的大型滤食性鲨鱼,过去40多年来仅记录264尾,其中超过50%纪录于台湾。

这尾巨口鲨重约400公斤,在210小时内一路往北移动了112公里,平均每天移动13公里,当中观察其日周垂直移动的行为达9次,夜晚在200公尺以浅水层活动,白天则下潜到平均400公尺深,最深达733公尺,昼夜栖息深度有明显差异。

有鉴于巨口鲨、大白鲨及象鲛等物种资源稀少,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已将巨口鲨公告为禁捕物种。海保署与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水产试验所持续投入相关研究。海洋大学去年研究推测巨口鲨在北太平洋洄游,以菲律宾及印尼附近水域为产仔场,之后朝北移动,在春夏之际经过台湾东部外海,然后横跨北太平洋抵达东侧,再返回印尼菲律宾水域。

海保署说明,巨口鲨是大洋滤食性软骨鱼类,喜好在大洋中水层悠游,其鱼体及鳍部柔软,不像其他鲨鱼类拥有快速的游泳能力,这次标识签于今年6月20日在宜兰头城离岸约35公里处弹脱,明显的昼夜垂直洄游行为可能与饵料生物栖息分布水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