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从人行定向降准 观察中国货币政策走向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价格呈现泡沫化,再加上物价上涨的压力得到纾解,去年6月出现「钱荒」事件,均使中国大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逐渐转向,今年4月以来数度以「定向降准」的方式,提供市场适度流动性,引起外界对中国大陆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关心。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为了支援人民币4兆元的扩大内需建设,人民银行采行宽松货币政策,除了数次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率)外,并不时以「逆回购」的方式对市场释出资金,以至于中国大陆M2年增长率于高峰时直逼30%的水准

然而,过度宽松的资金环境也造成市场的投机炒作,除了助长房地产泡沫,各种奇形怪状的炒作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由上述各商品涨价潮衍生出的用语)等现象层出不穷,消费者物价不断攀升,民众怨声载道。

定向降准措施 照顾「三农

2010年后,由于国内外财经情况逐渐回稳,「稳增长、调结构」成为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方向,又因国外资金恢复涌入,外汇占款快速飙增,人民银行不得不改弦更张,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以逐渐缩紧市场过剩资金。但考量规模和属性不同,大、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开始分道扬镳,最近一次调升则是在2011年6月。其后因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开始下滑,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又逐渐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12月起,3度调降存款准备金利率,同时再以「逆回购」的方式对市场挹注资金。

然而,中国大陆的货币供给仍高,近两年来,M2年增率还维持在15%左右(今年6月份仍较去年同期增长14.7%),市场总量资金并不紧张,但部分领域融资困难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使得一些产业发生资金断炼现象。而银行为规避利率限制,资金管控不当,以至于去年6月以来数度出现「钱荒」现象。因此,市场对人民银行再度调降存款准备金率抱以期待。

不过,自2012年5月降准以来,人民银行再也无全面调降存准率的举动,而是在今年4月25日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此举被市场称为「定向降准」的措施,希望能够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援力度,并有利于降低涉农贷款的融资成本。

6月16日,人民银行再度公告,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今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以及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人民银行宣称,此次定向降低准备金率目的,是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援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管道更加顺畅,将释放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除了「定向降准」之外,银监会于7月1日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所对应的贷款、「三农」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6项,不计入贷存比(贷款)计算的分子;而银行对企业或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和外资法人银行吸收的境外母行一年期以上存放净额两项则计入分母(存款)。

银监会此项对存贷比「分子做减法、分母做加法」,鼓励银行把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入实体经济,尤其是「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

朱浩民

现职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台湾土地银行常务董事经历:政治大学金融系主任兴国管理学院校长、中国输出入银行常务理事、台湾金融控股公司董事、台湾期货交易所董事

精彩全文,详见《台湾银行家9月号》。※ 本文由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