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台湾公司」将重获投资人青睐?

台湾银行家杂志5月号封面。(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撰文梁国

或许是近年台湾景气低迷的时日过久, 让各界对经济数据免疫。无论是2015年第2季传出全年经济(GDP)成长率稳定保3的喜讯,抑或是第3季起逆转向下,落得保1无望时,台湾都弥漫着一种饱含失望的「无感状态」。就连今年年初主计总处坦言在基期偏低下,2016年GDP「推估」只有1.47%时,社会氛围亦在数据公布后数日的媒体报导热潮过后,再度归于平淡。

为何会出现如此「波澜不兴」的异象?说来着实话长,单就最为人熟知的出口一项,就可以讲上数个日夜,还道不尽、说不完。如果暂时把包括国内外因素的多重经济循环性及结构性问题蓝绿恶斗之害的论述放下,简单地问一句,假设台湾是家上市公司,你会想买它的股票吗?

投资连15年停滞,未来能见度不足

相信大多数投资人会摇头,毕竟台湾近年的经济数据及社会现况,着实看不到足以让人雀跃期待的地方。什么?这种看法太过直觉,不够理性与科学,那么就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J. Tobin)于1969年提出的「托宾Q比率」来看看台湾吧!

所谓的「托宾Q比率」,就是指公司市值对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若用金融市场惯用的语言解释,它的分子就是公司值多少钱分母则是指要用多少钱才能买下公司所有的资产,亦即复制一家公司时所需的花费。而当托宾Q比率大于1时,投资会增加;小于1时,投资便会减少。

当然,评估一家公司是否有前景,除了看它当下的获利多少之外,还会看其资本支出计划如何。

假若一家公司有不错的获利,亦有相对积极的资本支出计划,市场往往会给予较高的评价,因为投资计划让外界看到企业愿景及未来性,股价就会应声上涨。反之,如果一家企业空有不错的获利,资本支出计划却过于保守,则代表企业缺乏未来性,股价自然就涨不动。

然而,台湾民间投资已连续15年处在停滞状态,固定资本形成年增率从1990∼2000年的平均8.21%,一路骤降至2001∼2010年的1.20%、2011∼2015年的0.96%,亦即「台湾公司」已逾10多年不投资,显示未来能见度严重不足。

养出强大竞争对手,恐靠割喉战维生

其次,「台湾公司」不慎将盟友养成敌手,使经营条件转为严峻,也令「买盘」观望再三。1990年代至今,台湾电子业厂商大多认为只要不断做出高性价比产品,自然就能生存。

毕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全球电子产业处于扩张期,为了将各种新颖的电子产品快速普及化,厂商无不拉长供应链,以提高生产效率与速度。此时,擅于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或零组件的台湾厂商,就成了当红炸子鸡

问题是当各种电子产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后,产业竞争愈形激烈、市场更为诡谲,只靠性价比一招的厂商,竞争力就愈来愈弱。

同时, 随着全球化及跨国专业分工盛行,偏好成本管控的台湾厂商遂将生产基地移往土地及劳动成本较低的中国大陆东协地区。但塔西(G. Tas s e y)的研究指出,先进制造业(advancedmanufacturing)厂商将生产自本国移往海外时,短期虽有助成本降低,却因研发与生产往往必须在同一地点才有效率,使下一世代的生产技术多在外包地发展,上下游供应链与相关投资也多会跟着移往外包地,使本国产业空洞化。而长年以来,台湾厂商台湾接单、海外生产模式的后遗症,即是如此。

当中国大陆、东协等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崛起后,台湾出口转为偏重中间财。2000∼2015年台湾中间财占总出口比由61%提高到75%,消费财则从12%下滑到9%。中间财的出口重心也从「美国+东协」,转为「中国大陆+东协」。

此一转变,原本有利于台商借由与其建立庞大互补关系,进行全球布局。没想到,中国大陆产业价值链快速扩展,使台湾厂商在中间财出口上,渐失主导地位,导致台商愈是强化中间财的角色,就愈难逃离被压缩的命运。

低薪人才问题大,军心焕散难御强敌

更麻烦的是,「台湾公司」内部信心及人员养成舞台不足,难以好好整军应战。由于台湾已逐渐脱离人口红利期,使劳工要素投入不再对刺激经济有所助益,加上产业发展政策缺乏明确方向及海外磁吸效应下,投资不断外流使新创就业机会大为减少,且企业长期低投资及控制成本求生存的结果,一方面让低薪成为普遍的现象,压迫与挣扎成为多数民众的共同经验,进而日渐消磨掉大多数人的进取心任由周而复始的自我实现悲观预期坐大。

另一方面则面临人才流失的窘况。从WEF的2016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可知,台湾整体竞争力虽位居15名,但留住及吸引人才的能力分别落在39名、56名,远差于韩国的25名、35名,以及中国大陆的30名、27名。

在长期缺乏合格与技术劳工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意愿自然降低,造成相关工作机会更加萎缩,又再加速人才外流,形成恶性循环。

梁国源现职: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董事长、国立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荣誉教授、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经历: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系访问学者

※ 精彩全文,详见《台湾银行家2016年5月号》。※ 本文由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