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合併新光金,將掀營運巨變?達人三點分析:高風險的轉骨挑戰

台新金控。 台新金控/提供

文/玩股神探

这次合并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台新金的股本会大幅膨胀。原本的股本是1,407亿元,吃下新光金之后,预计会膨胀到两千多亿...

台新金和新光金这桩「世纪合并案」即将在七月下旬正式落地,这也意味着金控版图即将出现重大改变。台新金会因为吃下新光金而变得更强吗?还是反而会拖累整体表现?这些问题,值得投资人深思。本文从三个关键面向切入:股本变化、获利结构与资产风险,一起来拆解合并后的潜在影响。

其实这桩合并案早有端倪,从双方过往在寿险与银行的互补关系就能看出苗头。但等到正式并购完成后,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台新金的财务结构将面临一次大洗牌。对投资人来说,这不只是两家公司合并这么简单,更关系到未来几年的配息能力、市场定位与风险控管,绝对不能只看表面。

股本膨胀变金控老四,净利恐遭稀释

这次合并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台新金的股本会大幅膨胀。原本的股本是1,407亿元,吃下新光金之后,预计会膨胀到两千多亿,一举成为台股第四大金控,看起来好像很风光,但其实暗藏不少变数。毕竟这次是用现金加上特别股方式进行,并不是用赚来的钱去扩张,而是用「股份稀释」换来规模成长。

这样一来,原本台新金的股东权益可能会被摊薄,尤其是如果新光金的获利能力无法快速拉上来,整体的净利将会被严重稀释。更现实的问题是,这样的结构变化会不会让未来的现金股利发放空间受到压缩?毕竟投资金控的主力族群,多半都是为了稳定配息,这点得特别注意。

获利结构互补?小心资产风险反噬

从获利结构来看,台新金以银行为主力,新光金则是以寿险为大宗。表面上看起来是互补没错,但这样的「互补」也可能变成「拖累」。新光人寿一直以来都是新光金获利的痛点,若操作不慎,很可能成为台新金整体获利表现的黑洞。尤其寿险这块资产本身杠杆高,压力测试更严格,一旦遇到市场波动或利差损加剧,就很容易反噬。

再者,合并后台新金除了原有的台新人寿之外,还要全盘接手新光人寿的资产与负债,等于加倍承担风险。从资本适足率来看,势必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力。如果寿险这一块短期内无法转亏为盈,那么银行端的获利可能得帮忙「填坑」。这不只是一桩并购案,对台新金来说,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转骨挑战。

本文由玩股网授权转载,原文请点此

内文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买卖建议,投资人应谨慎评估,风险自负。

以上专栏作家文章不代表本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