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大圳整合2326埤塘通水百年 见证农业变迁与文化资产

桃园市长张善政(左四)21日出席「桃园大圳通水百周年展览」记者会,桃园大圳自1924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除解决水资源困境,更成为桃园最重要的文化资产。(姜霏摄)

桃园大圳于1924年竣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因桃园为台地地形,早期集水区面积不大,为解决水源困境,桃园大圳将桃园灌区内原有2326个大小不一的埤塘整合成231个大型埤塘,并透过石门水库、导水路、干线、支线、分线彼此串联,建立12条支线灌区,分别供灌桃园、芦竹、大园、中坜、观音及新屋等地区,供灌面积达2万3000公顷。

桃园市长张善政21日出席「桃园大圳通水百周年展览」记者会,他表示,桃园为台地地形,早期集水区面积不大,水资源有限,且遇雨则洪,遇旱则枯,日据时代先民普遍以人工方式修筑埤塘行贮水灌溉之用,因此成就「千塘之乡」的美名,绵密分布的埤塘及水圳,数量多、密度高,是世界上其他地区少有的景观。

桃园市农业局长陈冠义提到,1916年为解决桃园水资源不佳困境,兴建桃园大圳,尔后于1924年导水路与干线段竣工,1925年举行通水式,该圳路系统将桃园灌区内原有2326个大小不一 的埤塘整合成231个大型埤塘,并透过石门水库、导水路、干线、支线、分线彼此串联而建立12条支线灌区,分别供灌桃园、芦竹、大园、中坜、观音及新屋等地区,灌溉标高110公尺以下农田,供灌面积达2万3000公顷。

农业局说,桃园大圳完工后,桃园地区最大的改变即为「旱田水田化」,因为大圳兴建整合的大型埤塘,除了引水供灌外,同时利用降雨及溪水补充调节与蓄水,进而将桃园荒芜旱地改变为一年双期作良田,大幅增加粮食产量,同时也作为桃园地区农业、工商发展及生活机能大动脉,至今百周年更成为桃园最重要的文化资产。

农业局也说,近年气候异常,极端降雨与大旱发生频率也逐渐提升,使农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为解决此困境,农业局除了持续办理农业机具补助,减轻农业劳动力不足压力外,另积极推动智慧农业,鼓励农友导入智慧灌溉、微气象感测装置及缩时影像纪录等科技设备,以推广智慧农业管理,并达到即时监测及灾害预防,将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另陈冠义表示,今年春季降雨不足,导致桃园市第一期稻作遭受影响,后经农业部农田水利署桃园及石门管理处等与桃园市政府携手合作,透过轮流供灌、调度埤塘用水等方式,使多数稻作顺利完成收获,后续将持续与中央水利单位保持联系,即时因应及协调农业供灌需求,降低天然灾害发生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