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终究舍不得视频号
流量价值,是腾讯所有产品的最关键要素。
作者丨黄栀子
出品丨零售公园
“没有零售基因,没有To B能力。”这是腾讯一直以来背负的标签。
但其实,很早之前,腾讯就对零售领域充满野心:推出对标淘宝的拍拍网、试水B2C的QQ商城、社区电商小鹅拼拼、品牌小程序入口腾讯荟聚等,屡败屡战,绝不认输。
尽管2018年,腾讯短暂“离开”零售的主场,只想做好服务商工作,甘当零售行业的“工具箱”,但是“论对民生最直接的影响,没有哪个领域比零售更重要”,无论如何,腾讯也不会放弃零售这片辽阔的市场。
而调整微信支付及视频号组织架构,拟“加大直播带货”投入,更说明了腾讯仍然在不断加码零售。
凭借以流量和支付为首尾闭环的商业生态,腾讯曾经站在过移动互联网流量价值链最顶端,江湖几度风云变幻,日渐消沉的腾讯终于祭出王牌:微信视频号,试图以王者姿态再次出发。
一、私域开局,全域闭环
拥有微信这一规模最大、纯度最高的私域流量池,注定了腾讯的零售战略要以私域运营开局。
2018年,腾讯宣布正式成立“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
部门成立伊始,马化腾定调:“腾讯不做零售,甚至不做商业,只做底层,把机会让给所有的合作伙伴。”
过去的五年间,腾讯智慧零售也确实一直承担着零售企业“水电煤”和“工具箱”的角色。通过小程序、视频号、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工具,赋能零售商线下拉新,腾讯将客户沉淀到可随时触达、低成本、反复使用的流量池子里,认真做私域流量。
电商有个家喻户晓的增长公式,即销售=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当线上线下的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如何提升复购率,就是私域用户池所解决的问题。
在《全域经营创新指南》一书中,腾讯将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定义为第一次流量迁徙(从线下到线上);将私域浪潮定义为第二次流量迁徙(从公域到私域)。
公域流量的分配遵循竞价逻辑,竞争激烈。随着其他电商平台的公域流量红利不再,增量转存量,腾讯将私域视作线上零售增长的新引擎。
2019年,腾讯智慧零售面向行业首次提出“私域”的概念,围绕私域建立零售生态体系;2021年,腾讯智慧零售形成可复制的私域业态策略打法——“四力增长模型”,从产品力、商品力、运营力和组织力四个层面,为零售企业搭建私域运营的基建。
到了2022年,腾讯已经拥有5个百亿级、40个十亿级私域GMV的企业。企业微信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运用企业微信的真实企业与组织总数升至1200万家,每天至少服务着5亿用户;同年,企业通过企业微信运营私域的成交GMV规模高达上千亿。
也就是这个时候,腾讯开始迈向“全域经营”时代,并将其定义为第三次流量迁徙。
所谓全域,是不再只局限于私域流量运营,而是形成线上线下,公域私域全部打通的闭环。
在腾讯全域流量实践上开成功先河的是新茶饮领域。
沪上阿姨CEO单卫钧曾公开表示,“小程序点单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商家可以借此完成用户留存和粉丝沉淀,实现用户的数据管理以及精细化运营。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都无一例外驻扎微信阵地:视频号、公众号、朋友圈广告是吸引客户的招牌,小程序是连通交易的门面和桥梁,企业微信则是推动复购的触角。
尤其是瑞幸酱香拿铁的火爆出圈,称得上全域营销的典范,推出首日酱香拿铁单品的销量即突破542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
目前,瑞幸私域用户已经高达1.5亿,这意味着动动手指头就能触达1.5亿的客户群。
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线上领券、线下核销,线上支付、线下体验,目前,线上线下的壁垒在各行各业均有所突破。
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单纯的平台公域流量,例如找到头部主播直播带货,能够使其短期尝到甜头,却难以积累品牌自己的私域流量;而另外一些品牌积累了一定的私域流量,却没有一个有力的工具再度盘活,实现复购。
也就是说,腾讯全域零售的这盘棋,还差一个能连结起公域和私域,广告和交易的关键棋子。
二、该打王牌视频号了
视频号,是打通公域私域的关键棋子。
2023年年底,WXG(微信事业群)调整微信支付和视频号两个团队的组织架构,加大对视频号直播带货的投入。
具体来说,微信支付团队将加入视频号电商的建设,参与各行业类目、达人、客户的拓展与运营,以及交易产品等基础功能的搭建,后期将会加大更多资源投入到直播带货上。
不可否认,视频号作为撬动公域流量的切口有着天然的基因优势。
首先,视频号生长在微信里。
其内容属性和强社交属性能够集合腾讯包括音乐、体育、游戏、视频等在内的所有内容生态,从而成为一个连接人(微信好友、微信群、朋友圈),连接内容(公众号、搜一搜、看一看),连接商业(小程序、直播、小商店)的中央枢纽。
而广告就可以在这些通路上传递,拥有畅通无阻的流量通道和变现路径,将公域流量快速吸引沉淀入私域。
同时,社交推荐的机制还能够将私域内容反推至公域,吸引更多增量,形成完美的闭环。
其次,视频号直播带货近两年的成绩也确实亮眼。
“2024微信公开课”公布了2023年视频号直播带货的成绩单:GMV(商品交易总额)较上年增长近300%,订单数量激增超244%,GPM(平均每一千观众下单总金额)高达900元以上。
据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视频号电商2023年的GMV已达到一千亿左右,颇有崛起之势。
此外,直到目前,视频号直播带货还是一片蓝海,也尚未形成头部主播。
新榜研究院发布的《2023微信视频号年中发展报告》指出,微信视频号整体创作者格局尚未稳定,账号流动性大,整体生态环境尚未稳固,当下入局,仍有发展机会。
2022年年末,马化腾将视频号称之为“全场(全公司)的希望”。但这匹黑马想要跑出来,也面临一些挑战。
相比成熟的抖快两大短视频平台,视频号的用户黏性并不高,用户更乐于将自己喜欢的视频以点赞的形式传递给好友,作为自己“社交名片”的一部分。
只是直播带货能否利用到这层优势还需要商家在直播内容上下功夫。
财联社报道,不少商家反映微信目前的重心还是放在视频号的玩法机制上,但是针对后端商家的服务能力不足,产品链接的审核、直播内容合规的审核上都尚未成熟,也常常有联系客服半天没有回应的事情发生,人员跟不上、效率低等是视频号加码直播带货需要补齐的短板。
三、壁垒与联结
公域做私域难,私域撬动公域也非易事。
2023年6月,腾讯发布了“视频号小店运费险”服务指南,上线运费险功能;7月发布视频号电商直播达人冷启动激励计划,如今调整团队组织架构,可见其all in视频号的决心。
当下诸多新人入局直播带货,大部分是通过投流或者打造爆款的方式起号,遵循传统的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的逻辑。
微信一直是个注重产品的团队,随着视频号的生态不断完善,流量的精准度也将不断提高,能够借助视频号的优势精准匹配到更多核心受众群体。
如果说在公域平台投流如同大海捞针,需要很高的成本和足够的运气,那么视频号则如同分门别类的海鲜市场,只需要去特定的摊位就能买到想要的品种,可以给企业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转化率。
2023年双11,腾讯和阿里开展深度“世纪大合作”:微信视频号、朋友圈、小程序等优质广告流量通过阿里妈妈UD效果投放,可直跳淘宝、天猫商家的店铺、商品详情及淘宝直播间。
淘宝借助微信生态扩大了流量版图,为商家提供更高效的客户触达途径,腾讯也实现了流量变现效率的提升。
平台之间从互相严防死守到间歇性合作,意味着新的行业环境到来:电商平台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迈入跨域协作新行业环境。
在这样的全域营销新时代下,2024年,腾讯的主要任务是以视频号为桥梁,对外联结其他平台的公域流量,对内形成从广告到交易的完美闭环,实现平台和商家的双赢。
在2024腾讯智慧营销峰会中,腾讯广告发布了全新的科学营销体系——腾讯广告如翼,这是一个类似按图索骥式的指引工具,能够基于腾讯全链路营销生态,帮助品牌商家看清全盘资产沉淀与流转情况,并提供更加科学的营销决策与分析。
腾讯也将继续发力视频号小店作为交易的收口,至此,代表公域的视频号实现和整个私域生态打通。
多年沉淀,腾讯全域营销的这盘棋局总算布好,而视频号作为关键的棋子,重在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