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local 週報/沙烏地與伊朗復交:沙國太子的「中美通吃」布局算計?

德黑兰当地报纸以头版报导伊朗和沙乌地阿拉伯于中国斡旋下,3月10日宣布签署复交协议。 图/法新社

本文为「The Glocal 全球政经周报」,以点、线、面三个维度精选分析每周国际大事。The Glocal 提供会员专属订阅内容:〈读者订阅〉。

本周的The Glocal全球政经周报,议题锁定在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两国经中国斡旋后复交,此事表面上看似北京政府施展长袖善舞的外交手段,但实际上「复交」的进展更接近沙乌地阿拉伯计划「中美通吃」的布局——以沙乌地的立场而言,长年亲美政策早已出现暗涌,华府在中东的「美国优先」立场逐渐让主政的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 al-Saud,外界一般简称「MBS」)心怀不满,转而与中国加强经贸关系,而与死敌伊朗复交,正是MBS平衡美国影响力的最佳方法。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冀望从「沙伊复交协议」获取外交益处,但实质上中国在中东并无军事影响力,仅仅单凭经济实力,能够影响MBS的程度恐怕非常有限,因此沙伊复交一事,真正的焦点其实是落在MBS给予美国的连番难题。

【点】——沙乌地、伊朗复交:

上周五(3月10日),伊朗与沙乌地两国透过中国政府的调停斡旋,协议在两个月内重新恢复一般外交管道和一定程度上的外交关系。对中国政府来说,自身是能源消耗大国,当然有动机去插手中东,然而实际上中国的角色、甚至是伊朗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沙乌地阿拉伯实际掌权人、王储MBS手里向美国讨价还价的棋子而已。

MBS凭借2017年11月的政变成功巩固权力后,极欲摆脱过往祖父辈掌权人的亲美外交原则,提升沙乌地阿拉伯的外交自主空间。此番沙伊两国在中国斡旋及见证下签订复交协议,固然是展现了中国的影响力,然而更重要的是展示出MBS想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左右逢源,以保障沙乌地在后乌俄战争时代的政经利益,巩固MBS统治下的沙乌地王室专权。

▌延伸阅读:〈世界只在意石油:谷底翻身...沙乌地「染血太子」的成王之路〉

右起:伊朗伊朗最高安全官员Ali Shamkhani、中共中央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沙乌地阿拉伯国家安全顾问兼国务大臣Musaad bin Mohammed al-Aiban。 图/法新社

【线】——MBS的美中通吃野心:

但在2003年美国出兵推翻伊拉克海珊(Saddam Hussein)政府后,伊朗透过核研发力量,支持伊拉克什叶派抗衡美国,使美沙两国开始拥有「对抗伊朗」这明确共同目标,从而延续军事联盟关系,但美沙关系自2010年代开始出现暗涌。

2010年代,美国的页岩能源开采技术已臻成熟,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产油国,其后前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政府开始致力改善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加上美国一度在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期间,默许亲美的埃及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政府被推翻,也放任亲美的巴林王室自行面对政变危机,故此即使美国仍继续源源不绝给予沙乌地阿拉伯军事援助,利雅德政府对华府的不满仍慢慢加深,直至2019年的川普政府时期,沙乌地阿拉伯王室的不安可说是达到临界点。

中国的角色、甚至是伊朗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沙乌地阿拉伯实际掌权人、王储MBS手里向美国讨价还价的棋子而已。 图/路透社

虽然川普政府对MBS采取放任态度,延续传统上美国无条件支持沙乌地阿拉伯的立场,然而沙乌地政府旗下的「沙乌地阿拉伯石油集团」(Aramco)炼油设施在2021年11月,疑似被亲伊朗的叶门胡塞武装组织以无人机空袭,美国却毫无反应,此事使MBS认为美国不再全面维护沙乌地王室专政及保障沙乌地阿拉伯国家安全。

虽然MBS后来与川普政府取得秘密共识,容许以色列与昔日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国家先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当对MBS执政有所质疑的拜登政府2021年上台后,MBS便更开始展露其现实主义外交风格,不再事事顾及美国的利益。

综观MBS自从2017年掌权后,见证美国加速转移外交战略重心至印太地区,也目睹中国崛起并对中东石油需求大增,当遇上乌俄战争加速美中的全球竞争,这一时机正好给予MBS黄金机会实践其左右逢源的目标。

彰显MBS野心的标志性事件,正是2022年乌俄战争爆发后,MBS没有理会拜登有关原油增产的要求,反而在同年10月联同俄罗斯减产,引发拜登和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梅内德斯(Robert Menendez)齐声批评MBS此举等同援俄、与美国对干,虽然美沙没有宣布中止军事同盟,但两国关系无疑陷入建交以来最差。

▌延伸阅读:〈OPEC+宣布减产:重新上涨的石油价格与拜登的挫败〉

胡塞武装组织支持者在一场集会上焚烧美国国旗。 图/路透社

【面】——美国与MBS各自的中东布局算计:

中国在沙伊协议中当然有一定的利益,不但外交上能够彰显「中国是和平缔造者,美国只是战争贩子」此一宣传,在经济层面上,稳定中东的石油资源价格、以及保障伊朗境内从北到南连接往欧盟的物流管道《国际北南运输走廊》(International North-South Transportation Corridor,INSTC)安全,更是让需要欧盟市场的北京政府垂涎三尺。

然而,中国在中东地区却并无任何实质军事影响力,这一点对沙乌地阿拉伯来说,正正让沙伊协议的灵活度大大增加。

中国在调停第三方纷争的经验不多之余,在中东地区仅单凭经济实力,想斡旋任何地缘政治利益纠纷本来就非常勉强。纯粹凭借中国对中东地区的稳定原油需求,能否实质上改变MBS态度,阻止沙伊两国持续对峙、甚至结束叶门内战,也成疑问。

复交协议当中,没有提及叶门内战的处理事宜,而沙伊两国深层次的地缘利益争夺也仍然存在,现阶段双方没有动机或理由暂停叶门内战。因此,退后一步来看,沙伊复交除了助中国提升外交形象外,焦点其实是落在MBS给予美国的连番难题。

但是最终对于美国来说,沙伊协议可能造成的实际损失应比想象中更小,对于外交老手拜登来说,中东乱局可控的因素实在太少,将中国政府也拉进这个泥潭里,对于华府并非坏事。

要应对MBS日渐升级的索求,美国也尽力希望平衡以色列的利益——毕竟,以色列才是美国在中东真正最核心的盟友。在沙伊宣布复交前两日(3月8日),《华尔街日报》报导,沙乌地阿拉伯要求美国协助建立民用核设施及提供相关核提炼技术,换取沙乌地阿拉伯同意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虽然以沙建交,对美国和以色列双方而言都相当具有吸引力,但当条件是用核技术来换取,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就伊朗目前的核进程来看,从华府角度出发,让沙乌地和伊朗在一定程度上互相牵制,并保留美沙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未尝是坏事。

报导沙伊签署复交协议的伊朗报纸。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