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能源及碳中和论坛 聚焦净零

「2023替代能源及碳中和国际论坛」,主讲者教授、专家、以及与会贵宾代表合影。图/李水莲

气候危机在即,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宣示净零碳排,欧盟和美国也规画对进口产品采取碳关税,减碳已不是环保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各级产业如何因应措施,并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及环境永续发展,由中华替代能源协会、逢甲大学绿色产研中心、产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四维企业、量子工程顾问公司协办,19日在逢甲大学举办「2023替代能源及碳中和国际论坛」,期盼在2050年前达成净零碳排,这也是台湾的目标。

当天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以替代能源为题包括:台湾碳捕存再利用协会理事长谈骏嵩教授的「负碳技术:CO2捕获封存与再利用」、罗马俱乐部国际会员程一恒博士的「小型核能发电及高温制氢技术之最新发展」、台大材料科学暨研究所特聘教授林唯芳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现况」、中华替代能源协会理事长江彦雄博士的「SOFC及SOFE之最新发展及其工业化应用」、中技社研究员郭华轩博士的「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趋势」、逢甲绿能硕士学程兼副教授林孙基的「rPET超临界CO2之物理发泡技术及其应用」、逢甲大绿色产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正永教授的「绿氢发展与应用」等发表。

量子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长暨四维企业董事林德培教授表示,欧盟将开出「碳关税」的第一枪!欧盟执行委员会公布《欧洲绿色新政》,希望在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5%之阶段性目标。未来在2050年,欧洲可实现气候中和的中长期减量目标。此外,欧盟预计在2023年10月试行至2026年底、2027年正式施行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CBAM是欧盟对进口到当地的碳密集型产品,依据碳排放量,进口商须完成采购相对应的CBAM凭证,产品才能进欧盟。

林唯芳教授提到,被称作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可透光又可发电,已逐渐走出实验室迈入商业阶段,目前台湾大学材料系与丹麦、波澜、捷克等共同发展的欧盟计划可以产业化用于温室的绿色供电设施,被认为最有潜力替代矽太阳能电池技术。

小型核能发电及高温制氢技术,是挑战也是机会。程一恒博士指出,高温气冷式反应器无炉心熔穿之虞,加上超临界CO2循环,无辐射泄漏问题。目前德国THTR300MW反应器、中国威海石岛湾的200MW反应器,以及高温气冷球粒堆电热供应驳船式反应器可固定供电,从这些角度来看安全无虞。此外,固态电池可以解决能量密度和安全问题,但是距离实现商业化还有段路要走。未来在全球净零碳排下,期待更多元的替代能源产业落实永续发展愿景及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