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战斗中负伤,他跟主力走,成开国中将;他选择留下,成泥瓦匠
同在战斗中负伤,他跟主力走,成开国中将;他选择留下,成泥瓦匠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正确军事路线指导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二渡赤水河,回师黔北,在此与黔军王家烈部激战。
当时,王家烈的部队在黔北遵义与桐梓交界处的娄山关隘占据了制高点,阻止红军前进。
先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2月25日,娄山关战斗打响。
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在彭军团长、杨政委统一指挥下,按照军委的部署,取正面仰攻、两翼迂回的战术,经过激战,夺取了娄山关。2月28日晨,红军再次占领遵义城。
娄山关和遵义城之战,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一次大胜仗,歼灭和击溃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获敌人两千余人。不过,红军也损伤不小。红三军团第十二团政委钟赤兵和作战参谋孔宪权,都在娄山关战斗中负了重伤,腿被打断。
钟赤兵和孔宪权都是团级干部,都是湖南人,都是腿负了重伤。孔宪权左腿胯骨中了敌人的六发机枪弹。钟赤兵的伤比孔宪权还重,钟赤兵的右小腿被子弹穿透,腿上穿了九个洞,小腿腿骨已经断了,包了十多层布,鲜血还是照样往外浸。
钟赤兵被送到医院。医生发现,他的右小腿腿骨几乎都成了碎片,保不住了,必须进行截肢。当时没有医疗器械,也没有麻药,工具只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的木匠锯。钟赤兵当了一次关云长,硬是咬紧牙关,忍着剧痛,被医生锯掉了一条腿。
孔宪权的右腿胯骨被打碎,伤势也很重,被抬到娄山关北面的南溪口战地卫生所救治。
之后,红军继续前进,红军战士们用担架抬着钟赤兵和孔宪权等伤员走了两个多星期。
到达毕节地区黔西县岚头街后,部队驻扎在宋家大院。宋家大院财主宋少前比较开明,他家开有一间中药铺,不仅为红军治疗伤病员,且主动拿出粮食供给红军。
钟赤兵和孔宪权两人的伤情严重,一直溃烂,伤口不愈合。恰好,红军卫生部门决定将一批不能随军行动的重伤员,就地寄养起来。钟赤兵和孔权两人都在名单之上。
21岁的钟赤兵听说要他离开部队就地养伤,他说啥也不肯留下,谁来劝,都不听,说多了就拔出手枪要拼命。钟赤兵坚决要求随部队走,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军团长彭老总表示:“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无论如何,我不离开红军。”
在钟赤兵的坚持下,他被安排到休养连,红三军团的战士们把他放在担架上,抬着他随部队走。
24岁的孔宪权听从了组织上的安排,就地留下了,在当地财主宋少前家养伤。
钟赤兵跟着主力部队走了后,由于年轻,身体强壮,体力恢复很快。不久,他就可以骑马了,用一条腿在马背上翻上翻下。最后,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到达了陕北。
后来,钟赤兵被送去了苏联医治。1946年,他从苏联回国,在四野负责后勤工作。后来又担任四野炮兵纵队政委、第四野战军特种兵部队政委。钟赤兵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钟赤兵担任过民航局首任局长、羊城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开国中将。
钟赤兵跟主力走,后成开国中将。孔宪权却留了下来,他的命运又如何呢?
孔宪权在财主宋少前家养伤,经过近一年的疗养,他的腿伤大有好转。不过,走路一拐一拐的。
孔宪权离开宋财主家后,去找部队。但是,一直没找到。由此,他与红军失去了联系。
后来,因战乱,孔宪权流落乡间。为了生存,他在遵义县枫香镇一带,挑着货郎担,走村串寨卖 点针头麻线。他还当过泥瓦匠,被人称为“跛子瓦匠”。
孔宪权在四处“帮工”做泥瓦匠时,还帮当地乡民打官司,写诉讼状。新中国成立时,孔宪权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1950年,当年的红三军团师政委黄克诚(大将),已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一天,黄将军突然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孔宪权写的。孔宪权是他的部下,1932年8月,经黄将军介绍,孔宪权入了党。
在信中,孔宪权说,自己在娄山关战斗中负了重伤,腿被打断,留下来就地寄养,以后就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在报纸上看到了老首长黄将军的消息,赶紧写信。孔宪权在信中还说,自己虽然身体残废了,但还能为国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要求分配他一份工作。
黄克诚(大将)突然接到了孔宪权的来信,这才知道他还活着。
于是,黄将军把信转交给了组织部门,还出具书面证明,为孔宪权恢复了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