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老蒋为共军让路?邓小平复出首仗西沙海战秘闻

西沙海战毛泽东(左1)决策的最后一次战事,也是邓小平(右1)复出后的首场战役。(图/人民网

近日中国大陆解放军西沙群岛进行大型军事演习,引发美方在南海进行双航母演习而呈两军对阵之势,让向来不受到注意的西沙群岛再度成为媒体与国际关注焦点。西沙曾短暂被越南占领,并因此与大陆于1974年发生一场大型海战,最后越南以优势兵力却遭共军击败,中共此后取得西沙控制权至今。当年传言中共海军增援舰队南下西沙海域参战时,曾与台湾蒋介石建立默契,让路予共军通过,最后证实这只是两岸民间人士基于民族情感而形成合作对抗越南的美好想像罢了。

西沙位于海南岛东南200多海里,因地处偏远,与南海岛屿一样有主权争议问题。1973年越南将西沙划入版图后,1974年初派兵占领西沙主要岛屿永乐群岛、金银岛甘泉岛。当时正值文革末期,大陆国力贫弱、百废待举,邓小平甫受毛泽东指示复出工作,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越南占领西沙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对越南的紧急作战会议,传达毛泽东指示要寸土必争,但又不能使战争扩大,同时指示由叶剑英与邓小平指挥西沙战事。

西沙海战时共军机动灵活战法,以小博大,重创吨位火砲较强的越南海军,获得共军首场对外海战的胜利。(图/环球网

中共派出收复西沙的舰队总吨数只有1600余吨,火砲较少亦较弱,相对的越南总吨位高达6000吨,火力较强。但是共军现场指挥官魏鸣森利用小船灵活特性,采贴近快速运动战法,在2天的海战中重创越军,获得解放军首场对外海战的胜利。

当时战事爆发前,共军安排后续由东海舰队派舰南下增援,当时共军曾担忧,若取捷径必须途经台湾海峡,以当时两岸军事对峙形势,南下途中可能遭到台湾的国军截击,因此舰队采砲弹上膛的高度战备深夜通过,最后驻守马祖东引的国军毫无动静,共军因此快速抵达汕头先头部队会合。此事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有文艺作品将这段故事描述为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默契,认为是蒋心怀民族大义,才放手让共军通过,以一致对外地抗击越南侵占西沙群岛。此一说法经过许多媒体与网路转述,成为许多人信以为真的秘闻。然遍寻两岸相关解密史料,都未能获得此说之佐证,显见当时作者的叙述只是反映读者与社会的期望,并非真有其事。

对越南的这场解放军首场对外海战不只巩固了西沙群岛的控制权,也稳住了文革末期复出的邓小平在军方的地位,同时也埋下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惩越战争)的伏笔。对越南的海战巩固邓小平的军权,毛泽东1976年死后的惩越战争则巩固了邓小平的政治权力,终至开启了长达21年的邓小平时代,也将大陆带上改革开放大国崛起之路。

西沙海战证实了长年以来的理论,领土都是战争打来的,虽不见得完全准确,但其实也相距不远,也就是要有军事实力才能获得或保住领土。此外,战争的目的也不一定是为保家卫国,许多政权内部矛盾也经常利用对外发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为了未来两岸和平与发展,希望这种状况不要发生在台湾海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