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文件:新疆再教育營「機密外流」的釋疑與突破

两批外流的中国机密文件,是针对新疆穆斯林群体大规模拘禁的直接证据,白纸黑字地逐项证实过去中国政府矢口否认的恶行,更是外界了解新疆现况的可靠参照点。 图/路透社

关于新疆拘留营,近两周内有两批爆炸性的外泄文件,分别是《纽约时报》的披露文章〈泄露文件揭示中国如何组织对穆斯林大规模拘禁〉,以及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的〈中国电文〉(原文请参见)。这两批文件是针对新疆穆斯林群体大规模拘禁的直接证据,「白纸黑字」地逐项证实过去中国政府矢口否认的恶行,更是外界了解新疆现况的可靠参照点。

《纽约时报》公布的首批外流文件,403页的内容揭示出中国新疆再教育营政策形成的梗概,一方面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政策形塑过程中所扮演的决定性角色,另方面也透过文档附件,显示「应收尽收」政策在地方执行面的冷酷。

2018年,新疆被认为实为再教育营的「职业培训中心」空拍图。 图/美联社

泄漏文件中,被大批媒体讨论转载的两份文件,皆来自于新疆东部,以葡萄、酷热发达的观光产业而闻名的吐鲁番市。它们是共计4页的〈吐鲁番市“三个第一时间、五步工作法”切实加强亲属受处置的返乡学生教育管理〉(以下简称为〈教育管理〉),以及共计7页的〈吐鲁番市集中教育培训学校学员子女问答策略〉(以下简称为〈问答策略〉)。它们是《纽约时报》披露的文件中,目前唯二被公开、可下载阅读的部分。

《纽约时报》记者根据整批文件的文本内容,归结出五大要点,因此本文将不再重复,而是试图将来自吐鲁番的〈教育管理〉和〈问答策略〉作为参照点,扣回新疆近年的脉络,并与外界调查报导进行对话,试图整理出文件内容中仍有所疑义、有赖更多外泄文件来证实的观察重点。

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其与习近平在新疆政策形塑过程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图/路透社

▌吐鲁番文件:贯彻落实地方政策?

〈教育管理〉和〈问答策略〉的流通、执行地区是在2017年夏季的吐鲁番市。换句话说,它们是吐鲁番市党干部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策,所发放的工作指引,故某种意义上,两份文件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地方性。而且这两份文件所呈现出的互动景象,很可能是新疆各地区中,相对温和的政策执行情境。

综观过去十余年新疆发生的冲突事件,相较于事件频发的天山以南各城,位于乌鲁木齐东面、未毗邻边境且靠近中国本土的吐鲁番市,一直都不是暴力冲突的热区。事实上,社会局势相对温和的吐鲁番,也是上世纪80年代开放让西方社会人类学者进入,较长期地进行维吾尔身份认同研究的首批区域。根据2017年的政府数据,吐鲁番市人口近64万人,其中四分之三以上(76.4%)为维吾尔族人。

图为吐鲁番市的街头。吐鲁番文件所呈现出的互动景象,很可能是新疆各地区中,相对温和的政策执行情境。 图/法新社

其因冲突而获得媒体广泛报导的唯一案例,是2013年6月的吐鲁番地区(2015年改制前称)鄯善县鲁克沁镇的攻击事件,群众袭击派出所、政府机关,而武警也予以回击,冲突共造成35人死亡。然而事后有评论分析指出,当地的维吾尔社群并没有市政府所声称的「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客观理由。当地既无大量汉人移民流入、地方经济也持续增长,触发因素很可能仅是地方工厂纠纷后的官方不当处置,却依旧被官方定调为「恐怖袭击」。这样不问细节,只问结果的态度,也反映在官媒《环球时报》的回应——当时的社论即抨击这批攻击派出所的民众为「在政治上找不着北」的「愚昧的低级炮灰」。

再者,综合笔者的田野经验和媒体报导,新疆已是数位监控和大规模拘禁的实验场,当局的治理技术极为细腻,依据不同城市的情况,有收有放。在首府、地区城市、县到村落,各有不同严谨程度的监控资源部署,身份核查机制的绵密程度也各有不同。换句话说,乌鲁木齐市区的严峻程度和喀什市区有所不同,市区和各农村有所不同,曾发生过死亡冲突的地区、和纪录良好的区域也有所不同。

当局的治理技术极为细腻,依据不同城市的情况,有收有放。图为新疆的喀什市区。 图/路透社

只造访自治区首府的外人很难感受到南部绿洲的肃杀氛围,这也是为何中国当局针对披露文件的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未对文件的真实性予以否认,反倒语带自信地表示:「上千名外国使节、国际组织官员、媒体人士先后访问新疆,他们的共识是:新疆为国际社会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能让外来访客看得到的,都是有把握的、治理后的景象。

如果把这两个脉络带回文件,即可获知,这两份地区文件反映出的执行手段与态度,主要适用对象是吐鲁番市的一线人员,具有地方的脉络性。换言之,在过去十数年并不是官方口中「暴恐攻击」热区的吐鲁番,〈教育管理〉和〈问答策略〉这两份地区文件所呈现的互动景象,极可能不等同于新疆其他地区——特别是过去连年发生冲突、现今拘留营大量集聚运作的南疆地区。

只造访自治区首府的外人,很难感受到南部绿洲的肃杀氛围。 图/美联社

纵使〈教育管理〉和〈问答策略〉的背后理念与问答情境极其冷酷,但在最低的道德层次上,应答者态度仍试图保有人味,语带亲善劝慰,似乎想要扮演一位明理的一线干部,好让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相比之下,在官方眼中属「暴恐热区」的新疆南部,干部手中的问答守则是否会一如吐鲁番般地「友善」?

尽管其他地区版本的〈问答策略〉尚未外泄,但来自南疆的实际案例已显示,许多受害者的家人是直接被消失,人去哪了、谁带走的、理由是什么、进营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可再见,一句解释也没有。哪还有干部专程登门用中医疗程当比喻、做家属Q&A问答?

简而言之,这批流出文件的突破性,在于它一方面呈现了中国高层治理新疆的执行框架与理路,另方面则呈现出吐鲁番市此一个案的落实手段。集中教育政策在新疆南部维吾尔聚集区的执行情况,很可能会与吐鲁番有所不同,甚至比〈教育管理〉和〈问答策略〉这两份地区文件所呈现的情境更为严峻无情——纵使这份文件已让各国读者不寒而栗。

——下篇待续许多受害者的家人是直接被消失,人去哪了、谁带走的、理由是什么、进营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可再见,一句解释也没有。图为新疆喀什市区,一名汉族公安人员进到维吾尔人商店里视察。 图/美联社

——下篇待续

许多受害者的家人是直接被消失,人去哪了、谁带走的、理由是什么、进营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可再见,一句解释也没有。图为新疆喀什市区,一名汉族公安人员进到维吾尔人商店里视察。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