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凯《野孩子》原型:这对流浪兄弟,看哭了千万网友
每个人的生命里,或许都有过一场漫长的暴风雪。
数不清的日夜,有人在踽踽独行中,被迫舔舐伤口;
也有人,在黑暗中直面困境,追寻微光,走进黎明。
近期新上映的电影《野孩子》,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偷”哥哥马亮和“孤儿”弟弟轩轩,在流浪生活中结识。
相似的命运,让他们组成了一个“临时小家”。在这里,他们互相陪伴,并在守护中治愈彼此。
很多人看完电影,感慨万千: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电影的故事,其实改编自真实事件。
7年前,陕西渭南,这起“平平无奇”的盗窃案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
7年后,人们依然牵挂着案件的主人公,四处寻找他们的信息,希望他们幸福快乐。
故事因盗窃开始,却并没有因为结案结束,并且仍在继续——
警官周佼一直记得,自己初见马亮时的情景。
恰逢寒冬,衣衫褴褛的他正抱着两箱酒,附近现场还发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香烟、牛奶等。
马亮被逮捕后,周佼才发现——
在马亮的背后,还有当时8岁的轩轩。
周佼见到轩轩时,他穿着单薄的拉链卫衣,两只手缩在袖子里,脸上挂着鼻涕。
她无法理解,为何一个8岁的孩子会替一个21岁的成人销赃?
而随着办案过程的推进,周佼发现这起盗窃案“非同寻常”。
轩轩是马亮的“盗窃搭子”,马亮负责行窃,轩轩负责“销赃”。
虽然以“兄弟”相称,但二人并无血缘关系。
平时,他们露宿在城区的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里。没有片瓦遮头,一个木板,一床被子,便是这个“家”的全部。
在这里,马亮把偷东西卖来的钱,基本都花在了轩轩身上。
他给弟弟买了很多好吃的,薯片、酸奶……被抓那天,在两堵墙间的夹缝里,还被发现了四箱牛奶。
而马亮自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稍微干净一点的、厚一点的衣服都舍不得买。
周佼觉得很“诡异”,这一切不太像一个惯犯小偷的所作所为。
甚至于,为了这个“半路”弟弟,不惜停下自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脚步。
哪怕他明知道,在一个地方作案越久,被抓的危险越大。
在她的追问下,马亮才说出实情。
原来,他“舍不得”弟弟。
每次,只要他想离开,弟弟就在后面追,一边追一边哭。
马亮听不得弟弟哭,本来加快的脚步不由自主停了下来。
轩轩追上来,一把抱住马亮。小小的身板,伏在马亮身上啜泣,像丢失了心爱的宝贝。
马亮没有说,但周佼觉察到——
男孩的眼里,有遥远而稀薄的光。
大概,在这个单薄而瘦削的孩子身上,马亮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当年,马亮的妈妈从四川远嫁到陕西,婚后虽然育有一子一女,但夫妻感情一直不好。
在马亮五六岁那年,妈妈撇下马亮姐弟,选择离开。
当时,妈妈在前面走,马亮跟在后面追。尽管才几岁的他一直哭一直求,但妈妈还是头也没回。
妈妈走后,爸爸也出去打工,马亮姐弟就一直寄宿在亲戚家里。
后来,小小的他还去找过妈妈,希望能带妈妈回来,可妈妈已经再次组建家庭。
家庭变故中,马亮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念到初中,他便不愿意再去上学。
从十四五岁开始,马亮学会了离家出走。
一开始,十天半个月还回一次家。后来,哪怕在外被人欺负、挨打,他也没有再回过家。
马亮没有明说,但周佼从男孩闪躲的眼神中,还是知道了真相。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选择为他人撑一把伞。
马亮的行为,与其说不合常理,不如说这是他对自己的一次拯救。
心底缺失的一部分,是马亮最深的羁绊,也是他难以脱身的囚笼。
轩轩也打心底认定马亮这个“哥哥”。
和马亮相处的一年里,即便冬天只有一层薄被子,但只要有“哥哥”在轩轩就不觉得冷。
而轩轩的家,其实就在附近的城中村。
只是,轩轩的家中,只有一个靠收废品维持生计的爷爷、一个身有残疾的奶奶和一个5岁的堂妹。
轩轩的爸爸妈妈虽然都健在,却早已不在他的生活里。
轩轩出生时,爸爸19岁,妈妈20岁。轩轩一岁半的时候,爸爸妈妈便分手了。
从此,妈妈杳无音讯;爸爸把他放在爷爷奶奶身边后,外出打工。
不在家的五年里,轩轩爸爸只是偶尔来个电话。
每次打电话,轩轩都问爸爸什么时候才回来;而每次,爸爸总会说,再过个十几天吧。
一开始,轩轩还很兴奋地数数;但数到第八天,轩轩就不数了。
爸爸最后一次打电话来,是告诉家里,自己又结婚成了家,去年还生下了一个孩子。
轩轩似乎知道,爸爸的离开意味着什么。
轩轩的爷爷非常辛苦,每天6点就要起来,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
养活一家人已经足够辛苦,他没有精力再关注轩轩,只能过一天算一天。
轩轩离开家的日子里,尽管爷爷知道孙子在外面跟一个年轻人一起生活,但他并没有把轩轩接回家。
“他丢不了,我知道。”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轩轩,没有上过学,也没人管教,便整日在城中村晃荡。
直到,他遇到了马亮。
和马亮在一起的日子里,轩轩觉得心底是满的,也是暖的。
晚上躺在无垠的旷野,马亮会给他讲故事、唱歌、数星星;
他不喜欢喝牛奶,马亮还逼着弟弟喝,说:“必须得喝,等你身体长强壮了,个子长高了,才不会有人欺负你。”
尽管自己偷窃,但马亮却严禁轩轩学偷:“长大了别学我。”
马亮的陪伴,给了轩轩“家”的温暖。尽管懵懂,但轩轩愿意帮马亮。
马亮被捕后,轩轩找到周佼,把马亮刚刚偷来的赃物交给她:
“这些是哥哥从别人车上拿的,东西还回来,哥哥是不是能尽早回来?”
周佼很触动,却只能告诉他:
“哥哥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们先要第一时间把东西还回去,哥哥才能尽快回来。”
然而,一晃四年过去,轩轩在社会的帮助下走进了校园,马亮也刑满释放回家,并且多次拒绝再和轩轩见面。
或许他想的是,让轩轩早点忘记他这个“小偷哥哥”,开启一段干净的人生。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留守儿童数量高达902万人。
冰冷而庞大的数字背后,是父母教育的缺失,是孩子成长的黑洞。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的正常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幼远离父母,缺乏必要的关爱和监护。长期缺爱的环境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辍学率高……
其中,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
孤独、焦虑、自卑、行为偏差……
如果不及时发现这些情绪,会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日渐严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回到这起案子。
经历了被母遗弃、父亲忽视的童年,马亮在“举目无亲”的环境下,逐渐偏离正轨,走上歧途。
在遇见轩轩之后,相似的经历,让他内心的善被重新唤醒。
而进入学校的轩轩,虽然开启了新的生活,但接下来的路依然坎坷。
社会、学校,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轩轩帮助和守护。
温暖的环境中,轩轩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然而,回到家后,一切好像又被打回原点。
轩轩的爷爷,因为腿瘸,日常习惯以白酒为药;轩轩的叔叔,没有什么文化,平时带轩轩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网吧……
轩轩的班主任说:
《奇葩说》辩手颜如晶有过这样一段表达:
其实孩子除了温饱之外,最需要的是父母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马亮和轩轩,出生在相对贫困的家庭,没有幸福的童年,更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庇护与关怀。
他们看似有家可归,实则无爱可言。
正如周佼说的:
对于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家庭、学校和社会方方面面都应该加入进来,给出自己的关注和关爱,不能总是等着“犯了事,警察管”。
作为父母,要完善家庭教育,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而全社会,更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心理辅导服务。
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一旦出现问题,便只剩下惋惜。
点个“在看”,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长大,拥有治愈一生的童年。
素材来源:北青深一度《现实版“小偷家族”续:被看见的与消失的|深度报道》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苏轼《水调歌头》
作者 | 今夕何夕,但遇两人,山水一程。个人公号:今夕书馆。
主播 | 云湾,暖心宝哥,每晚用声音伴你入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