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坦克打磨“火眼金睛”――全国劳模梁兵的一天

新华社郑州11月28日电 题:为坦克打磨“火眼金睛”――全国劳模梁兵的一天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早上6点,河南焦作。晨光熹微中,梁兵起床,做好饭,送女儿上学,然后快步走路去上班,体格精瘦的他走路带风。

梁兵今年45岁,是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8点不到,梁兵换上工作服,扎进生产现场。他一边走一边检查,看看夜班工作有无遗留问题,“我们被称作‘为坦克制造眼睛’的人,因为我们加工的产品直接影响到坦克的射击精度,加工的零件精度都是微米级,0.008毫米也很常见。”

20分钟的巡检过后,梁兵走回工作室,打开电脑中的编程软件忙碌起来。

上午10点半,一场小规模的校企座谈在梁兵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召开。“希望在学生培养上能给我们更多支持。”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屈保带队南阳赶来,语气诚恳。

“没问题,以后你们的人才多往这儿送吧。”梁兵笑着说,技能人才的春天已经到来。

座谈会后,梁兵带记者参观他的工作室,指着他的一张领奖照片说:“那是我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拍照时特意把眼镜摘了,显得精神些。”

2004年,梁兵获得首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第一名时,只有29岁。几天前,他成为隶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平原光电建厂56年来第一位全国劳模。

吃过午饭,记者和梁兵边走边聊。“小时候母亲会带些厂里不用的装铣刀的小纸盒给我当玩具。”他说,母亲退休前也是平原光电的铣工,他自小对机械的质感、设备的声音、机油的味道感到亲切。

平光小学到平光技校,再到1993年入职平原光电……梁兵从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长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和国家级技能大师。

“经过多年实践,我能通过按压来感知零件的平面度,通过听力判断切削参数是否合适,根据机床振动确认程序编制是否合适。”一次,梁兵尝试将冰冻技术应用在装夹领域,在一个关键薄壁零部件上解决了平面度0.006毫米精度的加工难题

紧张的工作之余,他喜欢爬山,“周末带家人去南太行,换换脑子”。以前喜欢打太极,由于太忙,只得放弃。

下午2点,本厂同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魏金龙来找梁兵请教。“他是我们的榜样指路明灯。”魏金龙说,刚从技校毕业时,很迷茫,了解梁兵的事迹后,坚定了选择。

“他常带我们去北京参加国际机床展,长了很多见识。”2014年被选入梁兵工作室的张建军说。

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梁兵负责解决生产一线的疑难杂症,总结推广绝招绝技,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常去一线倾听职工心声,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言献策;作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客座讲师,他鼓励学生学习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崛起而努力。

晚上6点下班时,梁兵带了一个项目的评审材料回家,要接着看。“现在太忙了,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外面讲课、调研、忙工作,家里的事儿全靠她操心。”梁兵十分感激妻子的付出。

他拿出手机,找出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照片上,女儿戴上了他的劳模奖章绶带,笑得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