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企鹅宝宝镜头隔离42天 纪录片制作人呼值得
生态纪录片「冰冻星球II」捕捉到皇帝企鹅宝宝为求生存,穿过危险的海冰,来到南大洋的富饶海域,寻找安全栖息地。(图/ 中央社)
全球暖化正以前所未有速度上升,让生物赖以为生的冰冻世界逐渐消失,生态纪录片「冰冻星球II」竭尽全力记录画面,甚至为拍摄一个企鹅宝宝的镜头,全组人员隔离42天。
「冰冻星球II」(Frozen Planet II)总制片人马克.布朗罗(Mark Brownlow)和系列制片人伊莉莎白.怀特(Elizabeth White)日前越洋接受台湾媒体联访,畅聊幕后故事。本系列作共6集耗时3年制作,历经102次拍摄任务与逾2100天实地拍摄,范围包括全球18国及南极洲周围与太空。
制作团队借由无人机、卫星重复摄影等高科技技术,捕捉到美洲狮、东北豹等行踪,也缩时记录格陵兰岛冰川运动和消融场景,甚至是北极地区夏季海冰消失过程,片中科学家更预测2035年北极海夏季将成为无冰区。
怀特表示,睽违11年再制作「冰冻星球」续作,除了能更明确看见从冰山崩解到冰盖退缩等环境变迁外,另一项优点则有更多新科技辅助运用;例如为拍摄致命灾害之一的「雪崩」,制作团队使用能360度摄影的竞速无人机,以第一人称视角全程监控纪录,最高时速超过160公里,紧跟滚滚积雪往山下俯冲。她强调这项技术通常使用于拍摄滑雪比赛,这回捕捉的画面也堪称是电视纪录片史上第一次。
身为纪录片工作者,怀特坦言具备耐心是不可或缺的特质。她分享,团队常因目的地交通难以抵达或自然气候影响导致拍摄延宕,俄罗斯北部拍摄地点只能透过直升机抵达,为等到适合直升机起降的时机,足足等了3周;近年的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也成一大困扰,团队被告知绝不能把病毒带上南极,因此所有组员得在防疫旅馆住满42天,确保没人染疫才能出发,差点赶不上拍摄企鹅宝宝离开巢穴前的镜头。
布朗罗和怀特投身生态纪录片分别超过18年,外界好奇他们记录真实之际,是否曾不忍眼前画面想出手干预。怀特坦言,拍摄动物掠食场景常感到矛盾感,好比成功拍到狼群猎捕野牛并大快朵颐时,她开心于画面精彩又为野牛被分食感到痛心,「但这些事情本来就会发生,我们只是刚好看到」,布朗罗也强调一个动物死去终将成为另一个动物食物,这才造就生态生生不息。
不过惋惜的是,两人带领的纪录片团队从2011年「冰冻星球」首部曲时,就已努力倡议、盼外界正视全球暖化严重性;但10多年过去,环境却持续恶化,问及两人是否会感到无力,让布朗罗坦言,这次拍摄过程看见暖化导致浮冰过早融解,让竖琴海豹宝宝来不及长大就落水夭折等画面,确实让他们很难受。
但站在第一线、长期观察冰山的科学家,却告诉布朗罗别放弃、还有希望,「虽然时间有限,但只要我们努力减少碳排放,还是有机会可以保护这些动物」,布朗罗指出,这也是他制作「冰冻星球II」最大的初衷,希望大家共同减少碳足迹,齐心延缓全球暖化影响。
身为制作人的他们也选择以身作则,怀特分享,制作团队在拍摄多部系列作品后,不仅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模式,在消费行为上也产生改变,「例如选择走路上班、改用更环保的电力公司与水资源公司以达到永续发展,并且会关注产品的制造方式,尽量使用低碳足迹的商品」,期盼一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冰冻世界。(编辑:陈仁华)11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