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颁「人间国宝」证书!陈嬿朱再现南管世代传承

文化部长李远(左)下午颁授认定证书予南管音乐保存者陈嬿朱(右)艺师,表彰其于南管音乐领域成就。(林雅惠摄)

文化部今日办理「113年重要传统表演艺术保存者」授证典礼,文化部长李远下午颁授认定证书予南管音乐保存者陈嬿朱艺师,表彰其于南管音乐领域成就,授证典礼开场由「南声社」带来「听见机房」演出,为典礼揭开序幕。

文化部自2009年起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登录重要传统表演艺术,并认定保存者(俗称人间国宝),迄今已达19项31位保存者。「南管音乐」于2010年公告登录,张鸿明为首位保存者。

本次新增认定保存者陈嬿朱,师承艺师张鸿明及吴道宏,指、谱、曲皆娴熟擅长,尤其唱曲技艺精湛,并能熟知南管相关知识,曾担任张鸿明助教多年,具有相当教学经验。

陈嬿朱擅曲唱,亦可职司琵琶、二弦及三弦,长年于台南南声社及高雄地区教授南管音乐,对于南管音乐的实践及知识具有高度掌握,在南管演唱方式与乐器弹奏皆具艺术性,且保有台湾南管传统韵味的古朴性,为南管界代表性人物。

李远说,陈嬿朱10岁左右,从台语片中听到南管音乐,被优美的旋律深深吸引,从此爱上南管音乐,「陈嬿朱天生就是一位南管音乐的传承者」。李远提到,传统文化、艺术随着时代变迁,经常面临失传危机,尤其无形文化资产,只能靠代代相传,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更容易逐渐消失。他忆起2000年在台视工作时,当时的电视台对于台语还带着贬义,但他突破许多困难,完成以南管为背景的连续剧《江山楼》,虽然收视不好,但「我很高兴能完成这件事」。

李远说,文化部自2009年起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登录重要传统表演艺术,并认定保存者(俗称人间国宝),迄今已达19项31位保存者,「南管音乐」于2010年公告登录,张鸿明为首位保存者,陈嬿朱则是继张鸿明后第2人获得此殊荣,14年期间仅有2人获得,也显示南管音乐的难度。「感谢所有用心保存传统文化的人」,李远说,作为文化部的一份子,未来将更努力推广传统文化,除了透过师徒制传习计划,也会与教育部等合作,期盼让文化进入校园,让传统文化永续传承。

授证典礼包含有立法委员林岱桦、台南市副市长叶泽山、重要传统表演艺术「恒春民谣」保存者陈英、重要传统工艺「排湾族tjemenun传统织布」保存者许春美、「玉雕」保存者黄福寿、「宜兰本地歌仔」保存团体壮三新凉乐团团长陈汉文、「阿美族马兰Macacadaay」保存团体杵音文化艺术团团长高淑娟及陈嬿朱的亲友、学生等人出席观礼。

典礼中特别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张鸿明艺师身影,勉励学生陈嬿朱「你是我最骄傲的学生,你要继续坚持传统艺术南管音乐教育传承的使命,让南管音乐之美可以让更多人听见、看见。」跨越时空再现张鸿明艺师的叮咛与浓厚的师徒之情,展现南管音乐世代传承的动人面貌。

陈嬿朱感性地说,「当证书交到我手上时,感受到身上挑起了一个非常重的重担,日后我要对这个国家负责,将千年的南管音乐生生不息地传唱下去。」她表示,南管音乐正面临断层危机,成为保存者后,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我们必须要有接班人来接班,这就是我的责任」,她一定会给自己加油,给国家一个生生不息、永续传承,让南管音乐一代接一代,「把接班人教出来,传承我的棒子」。

文化部表示,南管源自唐宋年间,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如今仍流行于中国泉州、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南管音乐的古朴、典雅及高度艺术特性,在台湾发展出独有的地域特色,不仅是台湾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资产,陈嬿朱的学习与传承历程,也正是南管音乐世代相传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