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预算加计前瞻首破300亿 12项沃土计划重点推进
文化部预算加计前瞻首破300亿,12项沃土计划重点推进。图为台南市美术馆2馆。(本报资料照片)
文化部提出12项「沃土计划」。(文化部提供/李怡芸传真)
行政院院会22日通过114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文化部主管预算总计达290.09亿元,突破113年编列数,且较113年法定预算数259.18亿元,成长幅度近12%;加计前瞻基础建设预算13.84亿元,总计文化部114年度编列预算数达303.93亿元,首度突破300亿元。
文化部长李远指出,114年度预算编列以总统赖清德「国家希望工程」国家愿景为重点政策目标,在数任文化部长建构的基础上,重新盘整文化部各项政策,提出12项「沃土计划」,包含向下扎根、文化基地、影视产业、音乐、出版、戏剧展演、视觉艺术、文化科技、动画及漫画、重建台湾艺术史、文化资产、文化输出与文化交流等。
李远曾表示担任文化部长最想做的事是「文化向下扎根」,除延续创下优于国际的常态化文化币发放,114年文化部也将在既有预算规模下,研议文化币下降至13岁的试办计划,以更多的亲子方案,引导13至15岁青少年进行文化体验。此外,包含已推出的绘本图书新秀奖励、儿少节目产制、儿童戏曲巡演、艺术入校、文化体验及国家语言发展方案相关计划等。
在社区总体营造迎向30年的时刻,李远提出「100个文化基地」构想,整合台湾特有的历史、文化、生态,透过旅游观光,「形成有经济规模的文化产业」。文化部将运用社区营造、地方创生、各国家级博物馆营运及提升相关计划,以及地方艺文场馆、博物馆与地方文化馆深耕计划等预算,打造与串连社造点、博物馆、地方文化馆、生美馆、表演艺术、展览场馆、书店等成为文化基地。同时,强化各基地间资源整合、交流、共享,期待文化基地作为亲子共学、文化工作者跨域跨界的共创基地。
113年起持续4年100亿的「文化黑潮」将持续投注于出版、艺术、文创、影视音等,着重提升文化内容产制能量,拓展至国际市场的计划。经重新盘整,文化部也提出包含「出版产业振兴方案114-119年中程计划」、「影视音产业续航发展计划」、「公共电视内容产制与应用计划」等文化内容基础打底计划,以及公共建设「岸内影视基地发展计划」、科技计划「亚湾2.0-智慧影视制作平台旗舰计划」与「运用数位拟真科技创新影像内容计划」等,希望将资源全力投入健全各种文化产业的生态。
文化部自107年起于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提出「重建台湾艺术史」,集结中央及地方力量,至今完成购藏重要作品867件、征集档案史料95853件、修护8389件重要作品与文物、获捐赠艺术品近5000件,促成顺天美术馆藏品归乡及许多艺术家后代捐赠藏品、黄土水「甘露水」的重新出土等动人故事。114年起,文化部于公务预算提出4年期「重建台湾艺术史2.0(114-117年)」计划,114年度编列4.6亿,欲找回台湾艺术史及台湾文化认同。
文化部去年获行政院核定6年(113-118年)「历史与文化资产维护发展计划(第五期)」,共159.44亿元预算,创各期最高。114年度历史五期共编列32.95亿元,优先抢修今年因震灾、风灾受损或其他严重损毁的文化资产外,也将进行强化文化资产防灾强度、文化资产资料转译及应用、文化资产修复人力的传承等工作。同时,因应前瞻计划将于明年7月届期,文化部也着手提出再造历史现场2.0,期盼系统性将文资保存带入城市空间治理。
文化部表示,除预算案外,「国家语言研究发展中心设置条例」草案,也将于下会期送请立法院审议,搭配「国家语言整体方案」,持续落实保存与发展各国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