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陳建志/千面英雄瑪丹娜
「庆祝」演唱会海报以十字架为结构,凝聚玛丹娜造型的千变万化。(取自Live Nation)(图/陈建志提供)
基督佛陀再来,一轮两千年。
巨星玛丹娜,千年前是谁?
欧美算命界有个笑话:只要说「你的前生是埃及艳后」,来者便会满意付费。但埃及艳后已不足以形容玛丹娜。她在〈我会记得〉(I'll Remember)MV与超级杯已用过埃及艳后造型。十字架上的基督造型她也用过。她用过的造型太多,只能暂以百变千面形容。
在这个自称活佛、救世主转世者倏起倏落的时代,玛丹娜聚拢全球注意力,其说法者兼艺术家的地位历四十年而不衰。是以她由2023起跑的「庆祝」演唱会以圆环为主意象旋之又旋,既是回顾,又是重生。
玛丹娜擅作词作曲,以歌舞说法,在影像强势的时代应运而生。新时代(New Age)运动强调灵魂不受限于性别,在轮回中时生为男,时生为女,两性的经历都要有。玛丹娜的百变超越男女二相,最能彰显此道。示范如何让人格自由,亦即是她的当代任务。
「百变造型」不只在以情色或时尚诱人,而亦在以阴阳并济昭示表达之自由,盖旧式规范已导致两性的分裂、性别歧视等人祸。玛丹娜在「女孩秀」演唱会(1992)对抗部分宗教团体将爱滋病比喻为「同性恋天谴」的歧视。〈为何这么难〉(Why's It So Hard?)的表演对保守教徒可谓翻天覆地:一场半裸男女舞者的派对竟有神圣性?然而「唱出你的爱/分享你的爱」歌词一出,其领袖魅力正气凛然,令人起敬。
玛丹娜的叛逆并非青春期的叛逆:〈爸爸别说教〉(Papa Don't Preach)将父亲、教父与教宗「三位一体」批判──Papa在义大利常被解为教宗,而黑手党头子被称做教父。〈宛如祈祷〉(Like a Prayer)以MV瓦解白人神权的同时,更表明众人可向「她」祈祷:「当你唤我的名,像一小段祷词,我跪下来,我要带你到那里。」〈睡前故事〉(Bedtime Story)一句句「与我潜入无意识」则堪比《心经》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行啊行,行至彼岸。
「梵谛冈演说」(1990)单挑天主教会。当某些社群抗议玛丹娜在罗马的「金发雄心」演唱会,她发表此一传世演说:
玛丹娜的叛逆不是要摧毁信仰,而是要将人为组织转成心灵的架构。基督对康复的病人说「是你的信心救了你」。基督做的是唤醒病人内在的活力,而非给予了什么。信心内在,指点即出,无需外在权威赋予。不假外求,便无大师崇拜。
正如她一首名曲所示,玛丹娜〈为说而活〉(Live to Tell),也鼓舞他人为说而活。这种「说」包含创作者想要诉说的冲动,而当此说臻至了悟层次,就成了「为说法而活」、「为道而活」。她道出道:
英雄万变不离其宗
本文不预言「二度降临」(The Second Coming)何时将发生,而回顾玛丹娜解放人格的示现如何「已完成」。谁在「性别表演」上比她有弹性?哪个性别运动者像她深印人心到成为一种象征?性别议题于是更可从轮回的角度看:没有一个灵魂生生世世皆为男身或女身──那将导致人间经验受限。玛丹娜以其表演提醒人勿与一己之性别过度认同,失去另一性别的潜质。
当然「解放人格」也可以是在年纪、国族、信仰上──玛丹娜领养的儿女便跨国跨种族;唯因篇幅所限,本文偏重性别。「人格」(personalities)采荣格的用法,指一个人的个性或气质。玛丹娜示范一个人不只是「男」人或「女」人。传统二分法导向「非男即女」与「非女即男」的思考;然而单靠「阴」或「阳」,一个人活不下去。
「Liberate」这字可被译为「解放」,也可译为「使之自由」。「让人格自由」意谓从社会既定的角色解脱,进而发挥潜能,创造人生。譬如玛丹娜在〈情色〉(Erotica,1992)发明了另一个自我(alter ego)叫蒂塔(Dita)──蒂塔纵情性爱。张惠妹另一个自我「阿密特」之初现已是2006。以名字而言,玛丹娜就有两个人格:玛丹娜与蒂塔。这不是精神分裂,而是自我的创造。
乔瑟夫‧坎伯的名著《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指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出现「英雄」,然而英雄的人生模式「万变不离其宗」,好似一个灵性源头幻化出千百张脸。好莱坞就据之归纳出公式,打造一个又一个「超级英雄」(Super-hero)。以传媒登刊而论,世上被拍照最多的女人不是英女王,而是已成千面英雄的玛丹娜。她的「脸」无远弗届,超越偶像而成圣像,是以她有首歌叫〈圣像般〉(Iconic)。偶像有生有灭,圣像则如基督佛陀长存两千年,由肤浅达致超级(super-facial face)。她有「千张脸」,而这「千」如一千零一夜,暗示无限。
玛丹娜「庆祝」演唱会的光环头饰以「圣像圆光」为灵感。(取自玛丹娜IG)(图/陈建志提供)
但玛丹娜无意成立新宗教。她发动的是不流血的心灵革命,舞台即其战场。在「叛逆之心」演唱会她呈现另一个「最后晚餐」版本,在其中她悍然说:「跪拜吧!」此「最后晚餐」的长餐桌亦非纯白人天下,而是黑人黄种人皆参一角的调色盘,富含后现代特色。
性别上的「不二」
《欲望城市》续集《华丽下半场》常以non-binary(非二元、不二)一词指称非异性恋的性倾向,如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就算是「二元」。其实这英文字在六○年代的美国便已出现,用于讨论来自东方的禅。禅之「不二」不是一,也不是二──非一元或一神,亦非二分法。而今「不二」被美国影集率先在性别意义上使用,多少让中文世界显得后知后觉。而当然,玛丹娜的性别表演更是「不二」的经典诠释。
响应新时代思潮,台湾中译了各家各派原着,虽有「身心灵一体」的共识,却仍众说纷纭。但对我来说,从第二千禧的八○年代到第三千禧的今天,玛丹娜不但引领New Age,而且一直都是最大的巨星,像太阳系中的太阳。她在灵修体系中用功甚勤,不但学习瑜珈与冥想,也出版有灵性深度的歌,如〈我会记得〉、〈睡前故事〉、〈冻结〉(Frozen)、〈无事真要紧〉(Nothing Really Matters)都在排行榜名列前茅。〈冻结〉最是将她神格化的代表作:
此曲MV造型尽显尚保高提耶在「圣像灵光」上的研究。玛丹娜媲美观音菩萨的高耸发髻乃是一种圣像再现。而在今次的庆祝演唱会开场,她更戴上一圈镶钻冠冕,诠释圣像头顶的一轮灵光。
〈冻结〉MV造型与服装由尚保高提耶设计,融混了东西方圣像风格。(图/陈建志提供)
耶稣基督无意成立宗教。是保罗以「基督」打造出一套信仰思想,并形成众人聚会的组织──即后来的教会雏形。没有保罗就没有基督教。关于圣保罗如何运用「基督」以形成一套思想体系,我建议读者参考James D. Tabor的专着《保罗与基督──使徒如何形塑基督信仰》。已有中译本的此书以考据功夫证得保罗如何是建立「基督信仰」的第一人。
圣保罗是个文学天才,他的传道是文字上的胜利,影响深远。
玛丹娜是个表演天才,她的能量如太阳光芒万丈,全球共振。
信心(faith)与自信(confidence)不同,但两者无需冲突。「损之又损」,才能了悟。这不意谓自我必须死去。自我只需了解它每夜都死一次──于深睡中了脱色声香味触──并在翌日再生的意义。自我会再生、会蜕变、会重组,而玛丹娜以其「百变」示现这些能力。
迥异于教你「无我」的上师,玛丹娜昭示自我可以多有弹性、多自由、多越界。如今她跨越的是「青春」的界线:她抗议在演艺界「增龄是一种罪(To age is a sin)」,甘冒大不讳,「杖」身舞台(stick around)。她曾因感染住院而致「庆祝」演唱会延期,粉丝又是担心又是祈祷。当她终以康复之身揭开演唱会序幕,她很难得地演唱别人的名曲〈我会活下来〉(I Will Survive)。生老病死,世所难免,1958年生的玛丹娜也许会再度被嘲讽拄着拐杖不走。她会老,会老到不办演唱会,但「无事真要紧」──她留下的影像已够我一生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