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沉浸式戏剧方兴未艾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题:沉浸式戏剧方兴未艾
新华社记者白瀛
河北廊坊,一座《红楼梦》主题的"戏剧幻城"人潮涌动,观众可以浸没在演员中"身临其境",也可在迷宫般的城中游览"打卡"。2024年以来,"幻城"演出逾万场,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同比均翻番,并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业态发展。
从上海的《不眠之夜》到北京的《边城》,从山西的《又见平遥》到贵州的《天酿》,从湖南的《恰同学少年》到湖北的《知音号》……作为近来舞台艺术新风向的沉浸式戏剧,2024年方兴未艾。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何为沉浸式戏剧?一般认为,它发源于20世纪中前期,在西方可追溯于"残酷戏剧""环境戏剧"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可追溯于"左翼戏剧""大众戏剧"等运动,是在厂房、车库、街头、商场、公园、乡村等非剧场空间或改造后的剧场上演的作品,其核心特征是强调演出的空间环境因素和沉浸互动体验。
近年来,中国沉浸式戏剧发展迅猛,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演艺新空间或"嵌"于街巷之中,或"镶"于景区之内,促使新的演出场景、演出内容、观赏体验不断涌现,"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新潮流。
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公布的沉浸式演艺案例,2024年多数依然具有示范作用:《又见平遥》2024年暑期观众超1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近98%;《天酿》在茅台镇的山水中为各地游客持续讲述千年酱香文化;《寻梦牡丹亭》穿越时空展现着汤显祖故乡抚州文昌里的文化积淀……
沉浸式戏剧由于空间的独特性和新颖的观演体验,呈现出更强的文旅融合属性,对演出业和旅游业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逐渐获得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关注支持。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打造新生代潮玩聚集地,支持打造一批演艺新空间"。
在地方,北京2023年挂牌25家演艺新空间,2024年更将"培育更多演艺新空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海经新一轮测评,2024年获得授牌的100家演艺新空间分布在全市14个区;南京、深圳、杭州等地也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场地等方式,积极培育在演艺新空间上演的沉浸式戏剧。
从被动观看到主动参与
上海麦金侬酒店,观众在六层近7000平方米的空间中漫游,可以通过触摸物件、和演员交流寻找剧情线索,可以去女巫房间观看神秘占卜,可以去小酒馆围观麦克白和班柯的激烈冲突……这里上演的《不眠之夜》,让观众从莎翁名剧中获得个人化的观赏体验。
"沉浸式戏剧的独特之处,在于重新塑造某一空间,通过文本、表演、声音和装置等元素的有机融合,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叙事,让其更加沉浸其中并感同身受。"国家大剧院戏剧研究者孔德说。
在北京鼓楼西剧场,《边城》的观众漫步"河街"边品尝米酒边听路人讲"八卦",将有关河流的记忆写在卡片上由剧中人朗读;在长沙橘子洲,《恰同学少年》的观众以学生身份,跨越时空与百年前的师生对话;在武汉汉口江滩,《知音号》的观众手持船票登上轮船,在舞厅、咖啡厅、甲板等场景轮番体验多元故事……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波认为,沉浸式戏剧获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观演双方物理和心理的双重距离被拉近,原本的主客关系变为平等共生关系,观众从被动观看的心理状态转为主动参与的心理意识。
"好的沉浸式体验是故事情节体验、故事场景体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互动体验、技术呈现效果体验的结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认为,今后沉浸式戏剧应更加重视沉浸式和交互式的一体化。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团长孙亮则认为,中国当代沉浸式戏剧经过近年来的井喷式发展更需精耕细作,即注重类型化和分众化创作,在剧情、光影、音乐等方面追求极致效果,并根据市场反馈反复打磨修改,结合专业运营,促进剧目常演常新,从而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破解舞台艺术发展密码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票房收入、观众人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间观察者认为,通过沉浸式戏剧的火爆,可以破解当下舞台艺术发展的诸多密码。
——文旅融合,是舞台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出行需求旺盛加之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推进,演出已成各地文旅宣传一大发力点,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也成文旅产业发展热词。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演出场次同比增长26.37%。
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兹柏建议,对城市而言,演出不应仅仅停留在产品是否火爆本身,应把它当作人们延伸城市认知的机会,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效应,更好地实现、提升城市的商业价值。
——科技赋能,是舞台艺术发展的关键支撑。科技发展为舞台艺术全链条带来巨大变革:在创作环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不断影响着构思、设计、呈现、表演乃至演出形态;在传播环节,网络直播和碎片化传播成为演出"第二现场",让观众能跨越时空观赏;在评价环节,新媒体平台让人人都有表达好恶渠道,深刻影响着作品的口碑和市场。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李蔚认为,舞台艺术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科技应用,保持创新思维和能力,一方面也要留意艺术和科技融合中的"技术止步点",科技运用要恰到好处,不能炫技和越位。
——内容为王,是舞台艺术发展的核心法宝。话剧《永定门里》通过主人公数十年的竞逐,贯穿信仰的力量以及命运沉浮中的人性光辉;舞剧《咏春》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讲述一个链接传统与现代的逐梦故事;扬剧《郑板桥》塑造了不媚权贵、体恤百姓的"八怪之首"形象,并贯穿兰、竹、石等元素……2024年,一批质量上乘的新作亮相全国舞台。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导演艺术家王晓鹰说,戏剧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塑造有生命质感的中国人物形象,用中国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有深度的中国式情感哲思,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韵。